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广大党员和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助力乡村振兴。电子与自动化学院于2021年7月3日深入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大清河行政村开展了以“党史学习践成果,科技兴农筑梦想”为主题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美丽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活动团队首先来到了大清河村委会,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石磊、副院长袁文博和副院长孙凤龙与当地村干部开展了工作座谈会。在了解了大清河村的基本情况后,石磊代表学院感谢大清河村委会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并对相关活动内容进行介绍和任务分配。本次活动主要由“理论宣讲、家电维修、无人机航拍与植保、帮扶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四部分组成。
理论宣讲小组分别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全用电”等方面与党员、群众进行交流探讨。



实践队员帮助村民维修各种故障家电,进行线路检查、诊断,在大家通力合作下,维修家电小分队圆满完成维修任务,共维修家电40余件,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与赞扬!






无人机植保小组前期在校内进行理论培训,使队员掌握植保无人机操作手法、保养维护和相关农药知识。通过现场示范植保无人机如何在田间地头喷洒农药,与传统农机进行深度比较,提高了村民了解智能农机的应用效果。本次科普示范活动,将实事好事切实办到农名的心坎上,为推动全村植保无人机技术普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帮扶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小组聚焦涉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高频事件和服务场景,切实帮助解决其中的突出困难,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帮扶服务,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调研调查、走访入户等方式方法,提高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同学们还添加了受访老人联系方式,将继续做好后续帮扶工作。





用好经验优势,勇于创新突破,持续抓牢抓实,注重落地见效。在本次“我为群众办实事”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和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参与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求真学问,增长本领,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厚植家国情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