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至7日,学院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时代、新背景、新形势下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党委书记张鹏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生铁,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涵义,副院长高润月、蒋蒙安,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刘友仁,院长助理吉雪峰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全院教职工、学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刘友仁主持。
会上,张涵义对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筹备情况以及《学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等9项新出台和重新修订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作了介绍。他强调,要统一思想认识,提升能力素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此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确保我院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得到提高、取得实效。
张鹏宇作了题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开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从积极探索、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绩,认清形势、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把握重点、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强领导、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小等四方面全面回顾了学院近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张鹏宇指出,近年来,学院在自治区党委和高校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重点发力、创新突破。总结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二是工作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进一步强化。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
张鹏宇强调,当前,随着国家和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期,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责任更为重大、任务更加艰巨,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做到“三个把握”,即:把握新时代方向,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把握新时代学生特点。保证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创出新局面。
张鹏宇指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完善课堂教学体系、文明校园创建体系、社会实践体系“三位一体”全程育人新体系,打造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高标准的学生干部队伍“三线一体”全员育人新格局,拓展主题教育新平台、品牌计划新平台、网络育人新平台“三台一体”全面育人新空间,努力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张鹏宇强调,要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带动全员育人工作目标落到实处。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要求落到实处。要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张鹏宇号召,让我们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贯彻落实李纪恒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共同努力把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为建设自治区一流、国内知名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财经管理系、思政教学部、学生工作处在大会上作了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随后,学院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共150余人展开分组讨论,大家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了会议新出台和修订的各项制度,对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会议邀请自治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蔡常青作了题为《迈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党的十九大主要精神和历史贡献》的形势政策报告,从党的十九大概况、十九大的新气象、总体上把握的四点、十九大主要精神的内在逻辑和关键词向与会师生员工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他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今时代是最伟大的时代,我们赶上好时代是幸运的。但是,我们必须永远牢记:伟大的时代只是为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更好的客观条件,为我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人生的命运从来都要依靠自己来把我握,我们要使自己从潜人才变成显人才,只有要靠自己奋斗才能实现。 因此,我们要牢牢树立时代机遇意识,坚定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王生铁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全体教职工,特别是与会代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自觉纳入本部门、本岗位工作的总体布局中,每位教职工从自身做起,在完善“三位一体”全程育人新体系,打造“三线一体”全员育人新格局,拓展“三台一体”全面育人新空间中找准位置,精准施策。
王生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着力构建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即: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管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服务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王生铁强调,要强化改革驱动,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要强化理论武装,借助区内外基地和高校思政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不断提高培训研修的覆盖面和受益率,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转化应用;要建强工作队伍,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在教师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加强专门力量建设,推动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地;要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决策咨询和评估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