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isclosure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10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审议稿)

 

 

 

 

 

 

 

 

 

 

 

所属学院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编制人员 王慧、袁文博、李慧、王忠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征求意见稿)

(适用2022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1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电子与信息大类51)

电子信息类510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

电子工程技术人员(2-02-09)

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2-02-10)

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6-25-04)

其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人员(6-25-99)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相关岗位

智能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认证、生产管理等岗位

智能电子产品维护维修岗位

智能应用系统集成、运行维护岗位

维修电工、

教育部1+X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掌握单片机技术和应用方法、电子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系统集成和项目实施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电子产品的检测与维修、智能应用系统的集成与维护。面向电子与信息技术行业的生产、管理与技术服务职业群,能够从事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装配调试、检测认证、生产管理、维护维修以及智能应用系统集成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1.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日常行为;具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精神;具有爱国主义情结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所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具备对职业发展历史,职业对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素养;能够从专业方向对新的岗位技能进行学习和定位,具备岗位变迁能力;能够适应岗位的多方位要求,具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

3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学生理想的人格,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素养;具有历史、社会、人文等多方位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意识,建立良好的思维机制,完整的现代意识和健全的现代人格。

4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其具备健康的体格,吃苦耐劳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确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具有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

2.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通过思想教育活动、通用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课程等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不可缺少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精神熏陶教育、思维能力培养教育、沟通合作教育、职业素养形成教育。

2)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电子电路分析设计基本知识、安全用电常识;

电路识图、元器件识别、电路焊接、仪器使用与测量、电路连接与调试基本知识;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电子产品的仿真、制作、调试、检修基本知识;

基本工程识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的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知识

掌握实施弱电工程和网络工程的综合布线等技术技能,具有智能应用电子装备调试和测试的基本能力具备安全管理和规范意识;

掌握使用电子设计软件进行电子产品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设计等知识;

掌握常用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的检测与维修知识;

掌握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应用开发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使用C语言等工具开发应用软件

熟悉电子信息制造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3.能力

1)职业基本能力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具备简单的强电应用能力;

掌握智能电子设备及器件的常用电参数测量技能,具有电子产品装联及电子产品检测维修的基本能力;

具备模拟、数字电路典型电路的分析设计能力、仪器仪表使用的能力;

具备使用用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绘制 PCB 的能力

熟悉电子装联的主要生产工艺和流程,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的基本管理能力;

具备小型计算机网络的组建与维护能力;

具备单片机等常用MCU的应用能力;

具备基本ICT领域关键技术的认识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

具有操作使用电子测试仪器、仪表、工具对常见电子产品进行故障检测与维修的能力;

具有使用电子仿真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进行电子电路PCB设计能力;

具备对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组装、应用的能力;

具备单片机的软件编程、硬件扩展以及小型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

具备芯片级电路的故障检测、维修和数据恢复能力;

具备进行智能应用系统集成项目的绘图、施工及设备安装与调试的能力一般智能应用系统集成项目的设计、规划和管理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思想道德与法治064121001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实践。

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分为四大模块,即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

在教学中要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48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6412100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2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06412100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自觉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征程中用当时代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等。

48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064111001

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学生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本课程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和完善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靓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等专题内容。

16

5

形势与政策064111005

064111006

064111007

064111008

064111009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严格按照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学期选择四个专题开展教学,同时将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融入教学之中。

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

40

6

大学体育1

084121001

大学体育1主要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和示范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了解并熟悉其项目的运动方法和基本运动技术。

完成国家体健康测试工作

30

7

大学体育2

084121002

大学体育2以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能战术水平、塑造学生的身心素质为主,以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专项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熟悉基本掌握其项目的运动技术和基本技、战术等理论方法。

完成国家体健康测试工作

30

8

大学体育3

084121003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9

大学体育4

084121004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技、战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094121001

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必需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32

1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04121001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知识,以及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求职就业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32

12

创新创业教育104121002

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内容涵盖创新思维、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计划书、创业公司组建等

32

13

大学英语1

07411100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看懂简单的英文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e-mail等,格式规范。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300-500词的一般难度文章,掌握较为简单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写出50-80词的应用文,翻译一般难度句子。

48

14

大学英语2

074111002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能阅读一般难度、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材料;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等。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400-700词的中等难度文章,掌握中等难度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日常交流,写出80-150词的应用文,翻译中等难度句子。

48

15

高等数学074111003

为今后学习其它相关数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掌握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数学基本知识。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基本知识中加入思政元素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48

16

军事理论094111001

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中国国防建设、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的形势,国家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学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并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36

17

军事技能训练094132001

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使学生基本掌握军事技能的动作要领,磨练意志,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教育;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分队的队列动作、战术基础动作;射击与战术训练、 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军体拳、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168

18

安全教育124122001

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参加演练,提升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生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应变能力,做到珍爱生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良好素养的、有责任感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面临的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违法犯罪以及公共突发事件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安全问题的主要种类、事故原因、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共性特点以及典型案例解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判断安全环境;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政治觉悟,维护高校稳定;学习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

24

19

劳动教育(理论)114112001劳动教育(实践)114132001

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劳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专业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具有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的意识与素养。

24

2.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美育课程、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中国共产党历史064212001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中共党史的发展脉络、取得的伟大功绩和成功经验等基本知识。在党史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能够厘清一些认识误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化展开。从时间角度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1919.5—1949.1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部分(1949.10—1978.12)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第三部分(1978.12—2012.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第四部分(2012.11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2

大学语文074212002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系统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语文本的阅读了解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大学语文》(蒋雪艳)教材为载体,以“讲课”为主要形式,开展体裁单元教学活动。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经典作品鉴赏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拓宽文化视野,培育人文情怀,提高道德修养。

32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74212001

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实现文化创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为载体,以专题授课为主要形式,进行日常授课。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养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2

(二)专业(技能)课程

1. 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电路基础014321032

熟练掌握电路识图、元器件识别等电路分析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测试工具万用表的使用;掌握安全用电常识,能够安全规范进行交流电路的接线。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的电子元件的测试、识别及电路分析;万用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日常生活用电安全急救措施及三相交流电机电路的接线。

48

 

计算机网络技术014321045

 

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网络规划设计、网络设备配置调试、分析和排除常见网络故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中小型局域网的组建、管理和维护工作,以及网络设备的售前与售后的技术支持工作。

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概念、通信协议、局域网和广域网组网技术、网络管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要求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网络通信协议;能够组建小型的计算机网络;对常见的网络故障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熟悉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和新发展。

48

ICT技术

概论

014321021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制造等新一代典型ICT技术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初步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的发展史、关键技术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典型ICT技术一般应用的轮廓性认识,为学生今后在相关领域应用ICT技术奠定基础。

学习5G网络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系统架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的实现方法、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等。熟悉ICT相关技术的发展过程,掌握典型ICT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的工程应用。

32

程序设计

基础

01432102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培养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应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通过学习程序与算法的概念、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和常用函数,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悉常用的算法与编程技巧,具备一定的排错能力,初步具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64

电子工程

制图

01432107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工程制图能力和使用通用软件进行制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素养,能为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工作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习如何绘制和阅读工程样图;掌握如何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工程样图,熟悉工程制图规范和制图的各种操作命令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构思能力。

48

典型模拟电路应用

014321030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便提高学生的电子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放大电路组成、分类、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能根据设计要求,识别、检测和选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80

典型数字电路应用

014321031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逻辑代数基础,基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产生与整形电路,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等基础知识。能根据设计要求,识别、检测和选用相关集成芯片,进行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48

2.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01432102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和基本参数;能正确选用传感器;能够运用电子电路仪器设备,对电子产品中应用到的传感器进行安装、调试和检测。

学习常用数字量、模拟量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等)的基本原理、特点、重要技术指标参数,使学生具备读懂传感器产品说明书的性能指标、传感器检测电路图能力,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合理选择、安装、使用、检测和调试常用传感器产品以及传感器网络设备。 

48

2

电子线路板设计014321034

培养学生掌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流程,重点掌握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原理、设计步骤以及相关的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设计和使用恰当的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掌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掌握电路原理图环境的设置、原理图库操作、原理图的绘制、检查原理图并生成网络表、印刷电路板图的编辑、库操作、布局、布线及设计规则检查等,实现手动和自动布线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并延伸到实际印制电路板制作的实践技能训练

48

  3

单片机典型系统应用014321027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单片机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单片机产品的维护、开发和研究能力。

学习MCS-51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单片机I/O接口的应用、按键的判断与识别、LED数码管显示、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等相关知识点,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整体流程,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智能电子产品上位机控制界面的设计开发,对相关控制程序进行调试、修改,具备基本的程序分析和硬件设计能力。

64

  4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01442102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路检测与调试能力、仪器仪表使用能力、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能力、电子产品电路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维修专业素养,有效提高职业能力。

   

本课程以常用电子元器件、典型电路、电子产品的检测与维修方法为主要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主要特性、常用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能够对电子产品的电路原理图进行分析检测。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基本检测维修技能。

48

  5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与应用014321044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芯片的工作原理、常用特性和测试方法,学会读懂集成电路的数据手册,能够对接集成电路领域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完成集成电路测试电路的设计、组装及测试程序的建立与调试能力,培养学生集成电路测试仪表的使用、芯片功能测试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常用芯片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包括:

(1)常用器件IC: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等

(2)模拟芯片:通用运放、ADC等

(3)数字芯片:编/译码器、缓冲器、驱动器等

(4)模数混合芯片:各类MCU

(5)存储器芯片:Flash芯片、SRAM芯片等。

要求学生能识读和分析集成电路的数据手册;能完成集成电路测试程序的撰写与调试;能熟练使用集成电路测试仪表完成集成电路的参数和功能等测试。

48

 

 

  6

 

数据恢复技术与应用014321049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数据维护技术,使学生能够选择和运用数据恢复工具进行数据恢复的基本操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可以从事数据存储备份、数据恢复等相关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存储结构及数据备份的常用方法,掌握硬盘的分区结构及其作用、硬盘格式化的类型及其作用;熟悉数据恢复软件使用方法和硬盘软件类故障的修复流程,能够运用软件恢复一些常见的硬盘软件类故障所造成的数据丢失,并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数据损毁情况,查找并发现导致故障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确定需对硬盘或其中的数据进行何种处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8

7

 

 

智能应用系统集成与维护014321064

 

 

 

通过综合安防系统各子系统的软硬件产品安装部署、系统调试,培养学生电子信息系统集成与维护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一般系统集成项目的设计、规划及撰写设计方案的能力;熟悉项目管理和执行方法;掌握弱电网络、安防监控等工程的系统集成设计;了解系统集成工作流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掌握设备选型的方法;熟悉软件开发流程,了解软件开发管理工具;熟悉各种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安防监控设备、通信设施等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

64

  8

嵌入式原理及应用014321048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和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运行与调试,从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角度领会嵌入式系统原理。

学习嵌入式的STM32系列处理器,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Cortex-M3处理器结构、STM32系统结构、STM32时钟配置、STM32存储器映射和I/O 口的位操作等; 通过显示与键盘接口技术的学习,理解GPIO端口的设计技术,利用STM32库函数与寄存器,掌握嵌入式系统应用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嵌入式系统应用项目的学习,理解和掌握STM32定时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技术以及模数转换技术在设计嵌入式系统产品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的设计、运行与调试的能力。

64

3.专业选修课程

序号

方向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系统集成方向

 

工程概预算014421058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概预算定额和造价软件,学会编制工程概预算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有关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电子工程预算定额的制定原理与内容,掌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以及工程量清单编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具备熟练应用现行定额编制工程预算能力。

32

综合布线014421056

本课程围绕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网络测试、工程验收等内容,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

学习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国家设计规范标准等,使学生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施工规范、网络测试、工程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内容,熟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流程,具备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现场施工安装、项目管理、测试验收等能力。

64

系统集成项目规划与管理01442105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集成项目规划与管理的内容,为今后从事电子工程建设、管理、应用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与规划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系统集成工程的特点及建设、施工程序,能够理解并掌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规范,掌握进度管理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32

5G网络

应用01442101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5G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情况,了解5G移动通信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提高学生在通信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素质。

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演进,5G的关键技术原理及网络架构;5G技术应用的领域和发展趋势,以及在科技应用领域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32

  

 

 

 

 

 

 

 

 

 

 

 

 

2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方向

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014421027

培养学生具备短距离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接入到互联网的能力为目标。

主要学习蓝牙、Wi-Fi、红外、RFID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通信特点和接入方式。要求熟悉蓝牙、Wi-Fi、红外、RFID等短距离无线技术特点等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在设备终端开发中运用蓝牙、Wi-Fi、红外、RFID等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短距离通信及接入互联网

48

交互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014421032

本课程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交互式电子产品、系统设计、开发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交互式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打好基础。

学生能根据实际应用项目要求、流程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交互式智电子产品开发,能熟练使用单片机、VB、蓝牙、WIFI等智能控制、通信、界面技术设备进行交互式产品系统的设计、开发。

80

电子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01442102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应用与维修工作所必需的电子市场经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就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概况,分类及市场现状,理解并掌握电子产品市场经营与营销策略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电子产品营销基本模式与策略运用及经营战略模式运用等能力。

32

4.专业实践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岗位实习014332001

通过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熟悉专业岗位的操作流程,掌握专业关键岗位所具备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工作变化及基本的社交公关能力。具备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心理素质。

690

2

认识实习014332002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 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该专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训练。

认识实习在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完成,由企业培训教师向实习学生讲授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生产工艺、专项岗位要求等知识和专项技能

120

3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014332003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巩固、扩大、验证和深化所学到的本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选题从本专业方向出发,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实践技能的目标,同时要求实物作品验收符合所要求的性能指标,论文内容具体详实,答辩条理清晰

120

(三)课程地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各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

 

合计

理论(实践)教学

12

15

15

16

8

 

66

实践环节

军训(含入学教育)

3

 

 

 

 

 

3

课程实训(劳动周)

 

1

1

1

 

 

2

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

 

 

 

 

4

 

4

岗位实习

 

 

 

 

4

12+7(假)

23

毕业教育

 

 

 

 

 

2

2

机动

1

1

1

1

1

1

6

考试

2

2

2

2

2

 

10

教学周合计

18

19

19

19

19

15

109

假期(含社会实践)

7

7

7

7

7(实习7周)

 

35

总周数

25

26

26

26

26

15

144

备注

第二、三、四学期设置2劳动周,第五学期设置1个劳动月,主要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培育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二)课程综合实践安排表

序号

实践课程名称

学分/周数

学时数

开设学期

主要内容、要求

实训场地

要求

考核方式

1

岗位实习

23/23

690

五、六

具备一定实践岗位工作能力的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辅助或相对独立参与到生产、系统开发、设备的维护、产品销售等实际工作

企业

考试

2

认识实习

4/4

120

学生到实习单位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

企业

考试

3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4/4

120

毕业设计选题从本专业方向出发,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实践技能的目标,同时要求实物作品验收符合所要求的性能指标,论文内容具体详实,答辩条理清晰

企业、

实训室

考试

(三)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开课部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建议学分(学期)分配

理论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公共

基础

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思想

政治

教育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B

考试

3

48

40

8

3

 

 

 

 

 

2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考试

2

32

28

4

 

2

 

 

 

 

3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

考试

3

48

44

4

 

 

3

 

 

 

4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110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考试

1

16

16

 

 

1

 

 

 

 

5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11005

064111006

064111007

064111008

064111009

形势与政策

A

考试

1

40

40

 

 

体育

健康

教育

6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1

大学体育(1)

B

考试

1

30

6

24

1

 

 

 

 

 

7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2

大学体育(2)

B

考试

1

30

6

24

 

1

 

 

 

 

8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3

大学体育(3)

B

考试

1

30

4

26

 

 

1

 

 

 

9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4

大学体育(4)

B

考试

1

30

4

26

 

 

 

1

 

 

10

学工处

09412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

B

考试

2

32

24

8

2

 

 

 

 

 

创业

就业

教育

11

招就处

10412100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B

考试

2

32

16

16

 

2

 

 

 

 

12

招就处

104121002

创新创业教育

B

考试

2

32

16

16

 

 

2

 

 

 

基础

文化

教育

13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1

大学英语(1)

A

考试

3

48

48

 

3

 

 

 

 

 

14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2

大学英语(2)

A

考试

3

48

48

 

 

3

 

 

 

 

15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3

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自主确定开设

A

考试

3

48

48

 

3

 

 

 

 

 

军事

劳动

教育

 

16

学工处

094111001

军事理论

A

考试

2

36

36

 

2

 

 

 

 

 

17

学工处

094132001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C

考查

3

168

 

168

3

 

 

 

 

 

18

保卫处

124122001

安全教育(含国家安全、实验室安全)

B

考查

1

24

18

6

 

19

团委

114112001

劳动教育(理论)

A

考查

0.5

8

8

 

 

 

 

20

团委

114132001

劳动教育(实践)

C

考查

0.5

16

 

16

 

 

公共必修课程小计

 

 

36

796

440

356

20

9

6

1

0

0

公共选修课程

限选

课程

1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212001

中国共产党历史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212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考查

2

32

3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212002

大学语文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3

3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1

艺术鉴赏

A

考查

2

32

32

 

 

 

2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2

设计美学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4

4

各二级学院

014222001

信息技术基础

B

考查

2

32

16

16

 

 

(2)

(2)

 

 

各二级学院

014222002

专业技术创新教育

B

考查

2

32

16

16

 

 

(2)

(2)

 

 

公共任选课程

5

6

各开课部门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

A

考查

4

64

64

 

 

 

 

 

公共选修课程小计

 

 

12

192

176

16

0

2

4

6

0

0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48

988

626

362

20

11

10

7

0

0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32

电路基础

B

考试

3

48

16

32

3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45

计算机网络技术

B

考试

3

48

16

32

3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21

ICT技术概论

B

考试

2

32

24

8

 

 

2

 

 

 

4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23

程序设计基础

B

考试

4

64

16

48

 

4

 

 

 

 

5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75

电子工程制图

B

考试

3

48

16

32

 

 

3

 

 

 

6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30

典型模拟电路应用

B

考试

4

64

16

48

 

4

 

 

 

 

7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31

典型数字电路应用

B

考试

3

48

16

32

 

3

 

 

 

 

专业基础课程小计

 

 

22

352

104

248

6

11

5

0

0

0

专业核心课程

8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24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B

考试

3

48

16

32

 

 

3

 

 

 

9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34

电子线路板设计

B

考试

3

48

16

32

 

 

3

 

 

 

10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27

单片机典型系统应用

B

考试

4

64

16

48

 

 

4

 

 

 

1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44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应用

B

考试

3

48

16

32

 

 

3

 

 

 

1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64

智能应用系统集成与维护

B

考试

4

64

16

48

 

 

 

4

 

 

1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49

数据恢复技术与应用

B

考试

3

48

16

32

 

 

 

3

 

 

14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25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

B

考试

3

48

16

32

 

 

 

3

 

 

15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48

嵌入式原理及应用

B

考试

4

64

16

48

 

 

 

 

4

 

专业核心课程小计

 

 

27

432

128

304

0

0

13

10

4

0

专业实践课程

16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32001

岗位实习

C

考试

23

690

 

690

 

 

 

 

4

19

17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32002

认识实习

  C

考试

4

120

 

120

 

4

 

 

 

 

18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32003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C

考试

4

120

 

120

 

 

 

 

4

 

专业实践课程小计

 

 

31

930

0

930

0

4

0

0

8

19

专业必修课程小计

 

 

80

1714

232

1482

6

15

18

10

12

19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方向1组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58

工程概预算

B

考试

2

32

8

24

 

 

 

2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56

综合布线

B

考试

4

64

16

48

 

 

 

4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17

5G网络应用

B

考试

2

32

8

24

 

 

 

2

 

 

4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52

系统集成项目规划与管理

B

考试

2

32

24

8

 

 

 

 

2

 

专业方向2组课程

5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32

交互式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

B

考试

5

80

32

48

 

 

 

5

 

 

6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27

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

B

考试

3

48

16

32

 

 

 

3

 

 

7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26

电子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

B

考试

2

32

24

8

 

 

 

 

2

 

专业任选课程

8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03

Python程序设计与实践

B

考试

2

32

16

16

 

 

 

 

2

 

9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09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B

考试

2

32

24

8

 

 

 

 

2

 

10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12

人工智能概论

B

考试

2

32

24

8

 

 

 

 

2

 

1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21

信号与系统

B

考试

2

32

24

8

 

 

 

 

2

 

专业选修课程小计

 

 

12

192

80

112

0

0

0

8

4

0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

--

--

92

1906

312

1594

6

15

18

18

16

19

总计

--

--

140

2894

938

1956

26

26

28

25

16

19

平均周学时

--

--

--

--

--

--

28.2

30

26.4

23

20

0

公共基础课程988学时(占总学时34.1%);选修课384学时(占总学时13.3%);实践课学时1956(占总学67.6%)

备注:

1.《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

    2.《形势与政策》第1-5学期每学期8学时。

    3.《大学体育》含体质测试。

    4.《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学时8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一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5.《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学时16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二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一学期开课。

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

7.《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需求自行确定开设。

8.《安全教育》保卫处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保卫处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不少于1学分16学时),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2学时。

9.《劳动教育》由团委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理论部分8学时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团委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实践部分16学时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专题教育,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

10.公共选修课程分公共限选课程和公共任选课程,公共限选课程要求修读4个课程组8学分,公共任选课程要求修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4学分。

1组:“四史”教育,第学期开课。

2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3组:艺术鉴赏/设计美学等美育课程,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学期开课。

4组:信息技术基础/专业技术创新教育,由二级学院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三或第四学期开课。

公共任选课: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由开课部门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第二、三、四学期开课。

11.《岗位实习》一般实习6个月,第5学期安排4周,计23学分,共690学时。

12.认识实习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在2、3、4学期开设。(16学时的劳动教育包括在认识实习中。)   

 

(四)学时分配表

学期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必修课

选修课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

占比

第一学期

17

410

14.17%

6

96

3.32%

234

8.09%

272

9.40%

506

17.48%

0

0.00%

第二学期

9

158

5.46%

15

296

10.23%

162

5.60%

292

10.09%

454

15.69%

0

0.00%

第三学期

10

174

6.01%

18

288

9.95%

200

6.91%

262

9.05%

398

13.75%

64

2.21%

第四学期

5

94

3.25%

18

288

9.95%

164

5.67%

218

7.53%

190

6.57%

192

6.63%

第五学期

0

0

0.00%

16

368

12.72%

64

2.21%

304

10.50%

304

10.50%

64

2.21%

第六学期

0

0

0.00%

19

570

19.70%

0

0.00%

570

19.70%

570

19.70%

0

0.00%

分学期

7

152

5.25%

0

0

0.00%

130

4.49%

22

0.76%

88

3.04%

64

2.21%

合计

48

988

34.14%

92

1906

65.86%

954

32.96%

1940

67.04%

2510

86.73%

384

13.27%%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1生师比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

2年龄结构

既要保证老教师的传带作用,发挥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又要保证青年教师的比例,使教师队伍能够具有获取、吸收、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保证专业教师的梯队建设,力求达到老中青教师比例均衡。

3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

专任教师均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要占专职教师比例的50%以上,讲师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占60%以上。

4双师比结构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研发,到企业挂职锻炼,并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70%。

5专兼比结构

聘请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教师,承担C类课程、岗位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校外兼课教师承担的学时比例逐步达到50%。

2.教师任职资格

1专任教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及现代职教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具备在企业实习的工作经历。

2专业带头人

除满足专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外,应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和深厚专业背景,能够较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能统筹规划和组织专业建设,引领专业发展;能够主持专业的教改科研和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

3兼职教师

主要从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工程师或高级工及以上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专业实训室基本条件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

电路基础实训室

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

电工实训室

低压电气控制柜配电柜

模拟电路实验室

信号源、示波器、模拟电路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

数字电路实验室

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实验箱

电子CAD实训室

计算机、Altium Designer17软件

单片机C51程序设计基础实训室

计算机、单片机C51开发板

AutoCAD实训室

计算机、AutoCAD2010软件

传感器实训室

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传感器开发模块

通信终端维修实训室

手机检测与维修设备

10 

PCB制板实训室

抛光机、雕刻机、裁板机

11 

电子产品制造车间

单面自动插件生产线、皮带生产线

12 

SMT贴片生产车间

SMT生产线一套

13 

电子产品装配车间

全自动循环装配调试生产线、气泵

14 

综合布线实训室

网格模拟墙20套及施工工具

15 

智能楼宇实训室

楼宇智能化工程安装调试实训设备

16 

供配电与照明实训室

楼宇供配电及照明实训装置、智能家居实训装置

17 

中央空调综合实训室

空调实训装置、中央空调实训设备

18 

电梯安装与维修实训室

电梯实训装置、电梯安装与调试实训设备、智能扶梯实训考核装置

19 

芯片检测与

数据恢复实训室

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数据恢复机、电子投屏放大镜、开盘机、无尘室

2. 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条件

学院积极探索实践“学做合一,校企共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厂中校”和岗位实习基地群。能够开展专业相关实训活动,实训设备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已形成长期的互动合作机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

3. 信息化教学条件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具有互联网接口和WiFi环境的实训室。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 教材建设和选用

教材选用基本要求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为了提高教材建设质量,提升教师对教材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专门制定了教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教材库。

2. 图书文献配备

学校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行业政策法规资料,有关物联网的技术、项目实施、项目规划管理以及应用工程案例类图书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配备与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按照理实一体化组织实施,将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学习所应用的知识。每个项目按照“三段九步”教学法执行针对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验收与总结三个阶段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

 

 

任务准备阶段教学团队根据职业岗位标准确定模块教学内容及各模块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共同备课并完成相应任务的下达;任务实施阶段形成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验收与总结阶段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完成教学评价。教师团队分充分利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协作实施教学,指导学生项目实战,协作开展教学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过程支撑服务,教学实施效果,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也协作完成任务,任务准备阶段小组共同查阅资料、储备知识,任务实施阶段组内协作完成任务、进行组内互评,验收与总结阶段进行组间评价。三段九步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五)学习评价

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结合三段式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运行机制,完善适合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多元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过程中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全程的所有监测数据作为测评依据,动态跟踪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验收与总结三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实时统计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及时动态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任务完成情况。实现考评主体多元化、考评内容多维化、考评形式多样化和考评功能多用化,形成一套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存的学生学业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精准评估,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六)质量管理

学校和二级学院构建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组织机构,保证教学各环节有序规范运行。选拔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建立教学督导专家信息库,规范督导人员工作职责。针对督导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学习和外出调研,提高教学质量管理业务水平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1. 建立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组织  

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形成二级学院领导—系部分管—教师分级负责、相互协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听课、助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和教学质量评选等活动。

2. 建立学院、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质量反馈体系  

通过院领导、同行专家、督导组以及教师间相互听课,发挥各级督导作用,组织召开座谈会了解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与“学”情况,并做到及时反馈、跟踪改进。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保障的评价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总体情况和各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掌握整个学院各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有关标准,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科学性。在原有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为主的情况下,加大校内外实践环节教学意见的反馈,请企业人员参与到校内教学环节的设置和监控等。

3.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

每年定期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包括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录用人数等)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包括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发展空间、岗位对口情况、薪酬水平、人际关系、对企业的认可度等)。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岗位实习学生录用比例等指标,以此形成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报告,提交用人单位和专业带头人,促进校企合作和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所有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0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程36学分,专业(技能)课程80学分,选修课程24学分

(二)通用能力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3部门《关于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校学生全员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培训测试,毕业时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三)素质要求

1.在校学习期间(含校外岗位实习期间)无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50分及以上(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十、附录

(一)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期

周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

¤

(¢)

¤

(¢)

¤

Z

Z

Z

Z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Y

Y

 

 

 

备注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课堂教学   

¢: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实训、课设)/劳动周

考试       ◇:完成专业综合实训答辩与岗位实习动员      ¤:机动(节假日)

S岗位实习。第五学期4+寒假7+第六学期12周(节假日不计学时)

Z: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可安排专业综合实训4

Y:毕业教育

(二)教学进程、课程等调整审批表

1.教学进程调整审批表

开课部门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原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后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原因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周数

起止周

周数

 

 

 

 

 

 

 

 

 

 

 

 

 

 

 

 

系(教研室)负责人意见:

开课部门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意见:

备注:

1.此表适用于学期中调整课程教学进程。

2.此表一式两份,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二级学院存档。审批通过后由二级学院负责通知受影响的课程师生。

2.课程调整审批表

二级学院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调整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学分

学时

考核形式

 

 

原安排

 

 

 

 

 

 

 

拟调整

 

 

 

 

 

调整原因:

 

 

二级学院教务科负责人意见:

 

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教学运行科意见:

教务处负责人意见:

 

分管教学副校长意见:

 

联系我们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苏尔干街8号     电话:0471-4909999

公安备案号:0456631347874332639689645341    蒙ICP备 080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