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2022级)
(适用2022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510209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电子信息大类(51) |
计算机类(510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65) |
1.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2-02-10-09) 2.人工智能训练师 (4-04-05-05) 3.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4-04-05-07) |
1.数据分析工程师 2.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 3.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工程师 4.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 5.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工程师 |
1.华为HCIA-AI工程师 2.百度深度学习初级工程师 3.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二级)证书 4.阿里云人工智能助理工程师 5.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数据处理1+X中级认证 |
表2 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岗位 名称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开设课程 |
数据分析工程师 |
负责日常运营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工 |
1.熟悉SQL 语言编写 2.熟练掌握可视化工具 3.熟悉Python 等语言并能进行数据分析 4.能撰写专项数据报告; 5.熟悉Linux 操作系统,熟悉机器学习算法,有常用工具分析经验; 6.掌握常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例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分群,聚类、关联分析、SVM,贝叶斯等; |
①程序设计基础 ②人工智能数学基础 ③数据库技术应用 ④数据科学与可视化 ⑤人工智能数据服务 ⑥机器学习 |
建设用户画像和用户标签体系 |
建设业务指标监控体系,分析洞察影响业务发展的各类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潜在业务机会,辅助业务决策 |
开展深度数据建模分析,形成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分析模型;信用数据分析产品的设计和实现 |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 |
人工智能模型及应用软件开发部署 |
1.良好的Python语言开发能力,快速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 2.能够应用开发语言调用人工智能相关的API、框架及算法,实现智能分析或预测等功能; 3.具备软件工程、设计模式、数据库等相关知识,可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软件架构、性能和功能方面优化和改进及测试; |
①程序设计基础 ②数据库技术应用 ③Linux操作系统 ④数据科学与可视化 ⑤人工智能数据服务 ⑥数字图像处理 ⑦机器学习 ⑧深度学习应用开发 ⑨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及测试 ⑩ROS系统应用及编程 |
人工智能系统的重构及功能和性能调优及测试 |
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工程师 |
能通过网路爬虫、数据库及平台等采集数据并进行基本数据处理 |
1.具备大数据与AI思维; 2.熟悉工具能进行ETL操作; 3.能熟练使用图像、语音、NLP等各类数据集标注工具; 4.能按照流程和规范进行文本、语音和图像视频的有效标注; 5.能有效地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 6.能有效对数据集进行过滤、映射、连接、排序、转置、分割验证等操作; 7.能实现降维、特征优化等特征工程 |
①程序设计基础 ②人工智能数学基础 ③数据库技术应用 ④数据科学与可视化 ⑤人工智能数据服务 ⑥数字图像处理 |
理解业务需求,明确标注目标,运用工具对图像、语音和文本等数据进行整理和标注 |
对标注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发现关键问题,反馈标注结果,优化标注质量 |
优化标注工具和方法,完善标注工作流程和规范 |
使用数据清洗和分析工具完成数据清洗和简单数据分析,保证数据的质量 |
使用数据集验证平台对清洗之后的数据集进行验证并进行初级优化、特征工程等工作 |
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工程师 |
人工智能计算环境的搭建 |
1.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熟悉各项常用命令,尤其是对企业级运维的各项支持; 2.掌握Linux安全与监控、集群与运维技术; 3.掌握云计算、大数据常用的工具、平台等; 4.掌握应用人工智能常用工具快速搭建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并进行系统的验证; 5.能够使用各项工具对人工智能的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故障排除及系统调优; |
①程序设计基础 ②数据库技术应用 ③Linux操作系统 ④ROS系统应用及编程 ⑤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 ⑥传感器与机器视觉实战 ⑦智能机器人应用实战 ⑧人工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 ⑨鲲鹏应用开发 |
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及验证 |
人工智能环境应用的维护及优化 |
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工程师 |
配合市场人员进行技术支持,为市场开拓提供咨询活动 |
1.熟悉人工智能常见模型特点和应用场景; 2.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常见行业产品,比如智慧消费产品、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 3.熟练使用人工智能产品部署工具,完成人工智能产品的部署; 4.熟悉常见的AI能力平台及对应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5.熟悉人工智能产品及其业务、功能与服务; 6.了解业内主流人工智能平台特性与优劣势 7.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写作能力; |
①人工智能应用导论 ②数据库技术应用 ③Linux操作系统 ④ROS系统应用及编程 ⑤传感器与机器视觉实战 ⑥智能机器人应用实战 ⑦人工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 ⑧人工智能产品营销与服务 ⑨鲲鹏应用开发 ⑩项目管理 |
应用人工智能产品完成日常主要工作,并收集生产数据 |
人工智能产品营销,技术咨询解答,产品推广、业务接洽 |
向客户阐述人工智能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
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方案编写 |
与用户保持良好沟通,收集用户需求,进行售前技术分析与支持工作 |
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独立完成项目跟踪与管理 |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专业的技术销售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人工智能产业企业,以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工作岗位能力为核心,掌握人工智能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技术,能从事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及测试、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等岗位,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法律意识,拥有支撑职业和人生发展的思想政治素质。
(2)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健康测试标准。
(4)人文素养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压力,能够进行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能够理解企业战略和适应企业文化,保守商业机密。
2. 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包括英语、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专业基础知识
具备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掌握人工智能应用导论、人工智能数学基础、程序设计基础、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应用,为专业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3)专业知识
掌握数据科学技术知识技能,能对各种不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掌握文本、语音和图像的采集、标注、处理等基本方法;掌握人工智能产品平台搭建、运行维护的知识及方法;掌握人工智能传感及机器视觉知识及技能;掌握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及流程;掌握人工智能软件、硬件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知识。
3. 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
(1)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2)具有高职院校人才所需要的英语阅读和一般专业资料的翻译能力;
(3)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与维护能力;
(4)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5)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利用Office工具进行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Word)、报告的演示(PowerPoint)、表格的绘制与数据的处理(Excel);
(6)具备熟练查阅各种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的能力;
(7)具备通过系统帮助、网络搜索、专业书籍等途径获取专业技术帮助的能力;
(8)具备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能力;
(9)具备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10)具备人工智能相关数学知识、算法原理;
(11)具备Python等高级语言的开发能力;
(12)掌握Linux和Windows等系统的基本命令。
职业核心能力:
(1)具备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的文本、语音、图像等的采集、清洗、标注和简单特征提取等处理能力,并能考取“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级)证书”;
(2)具备人工智能应用中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图像、语音等处理能力;
(3)具备至少一种主流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的应用能力;
(4)具备使用常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备搭建、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人工智能系统及平台的能力;
(6)具备能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智能车、服务机器人等设备应用、二次开发的能力;
(7)具备能对常用智能软硬件产品进行部署、运维的能力;
(8)具备人工智能产品推广、营销及技术培训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学时 |
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实践。 |
(一)教学内容 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分为四大模块,即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要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
48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 |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
32 |
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自觉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征程中用当时代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等。 |
48 |
4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学生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本课程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和完善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靓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等专题内容。 |
16 |
5 |
形势与政策 |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
(一)教学内容 严格按照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学期选择四个专题开展教学,同时将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融入教学之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 |
40 |
6 |
大学体育1 |
大学体育1主要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和示范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 |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了解并熟悉其项目的运动方法和基本运动技术。 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
30 |
7 |
大学体育2 |
大学体育2以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能战术水平、塑造学生的身心素质为主,以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专项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熟悉并基本掌握其项目的运动技术和基本技、战术等理论方法。 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
30 |
8 |
大学体育3 |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
30 |
9 |
大学体育4 |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技、战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
30 |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
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必需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
32 |
11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提高就业竞争力。 |
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知识,以及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求职就业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
32 |
12 |
创新创业教育 |
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
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内容涵盖创新思维、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计划书、创业公司组建等 |
32 |
13 |
大学英语1 |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看懂简单的英文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e-mail等,格式规范。 |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300-500词的一般难度文章,掌握较为简单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写出50-80词的应用文,翻译一般难度句子。 |
48 |
14 |
大学英语2 |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能阅读一般难度、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材料;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等。 |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400-700词的中等难度文章,掌握中等难度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日常交流,写出80-150词的应用文,翻译中等难度句子。 |
48 |
15 |
军事理论 |
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
中国国防建设、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的形势,国家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学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并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
36 |
16 |
军事技能训练 |
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 质。使学生基本掌握军事技能的动作要领,磨练意志,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
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教育;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分队的队列动作、战术基础动作;射击与战术训练、 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军体拳、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
168 |
17 |
安全教育 |
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参加演练,提升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生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应变能力,做到珍爱生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良好素养的、有责任感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面临的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违法犯罪以及公共突发事件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安全问题的主要种类、事故原因、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共性特点以及典型案例解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判断安全环境;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政治觉悟,维护高校稳定;学习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 |
24 |
18 |
劳动教育 |
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
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劳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专业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具有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的意识与素养。 |
24 |
2.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美育课程、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课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及代码 |
教学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学时 |
1 |
程序设计基础 034321032 |
通过学 习Python 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用法及编程思想,掌握Python常用数据类型的用法,并能熟练应用,能够用Python 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处理实际问题 |
1.了解Python 语言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语法 2.掌握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变量赋值等知识与简单 I/O 操作方法 3.掌握基本顺序、分支和循环控制结构 4.掌握函数定义与调用、参数传递和变量作用域 5.掌握字符串表示和处理 6.了解正则表达式的应用 7.掌握列表、元组知识和简单算法 8.了解字典与集合的概念和应用等 |
64 |
2 |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 033321069 |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最优化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能,同时实践Python语言编程思想和基本方法在数学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和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
1.掌握导数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函数的求导法则和常用求导公式,以及偏导数求导,并会实际应用 3.掌握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 4.掌握函数的最值与极值 掌握向量的运算 5.掌握积分的意义及应用 6.能熟练计算简单积分 7.掌握向量组的线性变换 8.掌握矩阵的运算及初等变换 9.掌握几种特殊矩阵 10.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编程求解 11.掌握概率与频率、随机变量与常用分布函数 12.掌握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定理 13.掌握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14.掌握梯度下降算法 |
80 |
3 |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 034321033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概述、关键技术、运作平台和支撑、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产品和服务、安全和伦理等方面内容,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 |
1.了解人工智能含义、发展历史和架构 2.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如智能制造、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政务等 3.了解云计算、大数据、智慧感知及互联、边缘计算、智能芯片等 4.了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使用框架,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人机交互等技术 5.了解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设、智能服务等 6.了解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 |
16 |
4 |
数据库技术应用 034321034 |
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对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的使用、数据库的控制技术、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操作、数据库的恢复等有全面的掌握 |
1.掌握独立安装MySQL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运用SQL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3.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的相关知 4.掌握向表中添加、更新和删除数据; 5.掌握利用SQL语句完成单表数据查询和排序 6.掌握利用SQL语句完成多表连接查询和子查询 7.掌握数据库备份和还原 8.掌握事务与存储过程 9.掌握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的管理 10.掌握利用组函数完成分组统计 |
56 |
5 |
Linux操作系统 034321035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掌握Linux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技能,并理解Shell和Shell脚本的作用,并能进行基本操作 |
1.能够独立安装虚拟机、创建虚拟机,在虚拟机内安装Linux操作系统 2.能够运用Linux命令进行系统基本操作 3.能够运用命令进行用户和组管理 4.能够掌握文件和目录权限的查看和修改 5.能够在Linux下对磁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挂载操作 6.能够配置Linux网络参数 7.能够熟练使用vim编辑器 8.掌握shell的含意,能够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9.能够独立完成一种服务器配置 |
64 |
2.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及代码 |
教学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学时 |
1 |
数据科学与可视化 034321036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科学相关知识,并能熟练使用Numpy库、Pandas库、Matplotlib库、Seaborn库等,并能对数据进行获取、清洗、集成、变换、规约等,并且能做简单的数据分析 |
1.掌握Numpy库,掌握数组对象、数组元素的创建、访问,数组的运算 2.掌握使用Numpy库实现数组元素的常见操作,转置操作 3.掌握Pandas的数据结构和索引相关操作 4.掌握Pandas的重新索引功能,排序方法 5.掌握Pandas统计计算与统计描述方法,实现统计计算和统计描述 6.掌握获取不同格式数据的方法 7.掌握常见数据问题的处理方式,缺失值、重复值、异常值的检测与处理 8.掌握数据合并、轴向旋转、分组与聚合、面元划分操作者 9.掌握Matplotlib和Seaborn库的不同类图形的绘制和描述 |
64 |
2 |
数字图像处理 033321073 |
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够使用 Python 语言编程实现常用算法,初步具备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使用、设计、开发、调试能力以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思想和 Python 语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了解Python数字图像处理库 2.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3.了解彩色图像处理模型、通道及转换 4.掌握图像处理的灰度变换、空域滤波、频域滤波 5.掌握图像处理常形态学算法 6.掌握图像分割常用算法并能熟练应用 7.掌握图像特征提取并能应用 8.掌握图像压缩并能应用 |
64 |
3 |
人工智能数据服务 034321037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采集(包括网络爬虫)、数据清洗(对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统一格式、异常数据的调整)、数据标注(数据标注基本概念、流程、质量检验、管理与应用(包括对图片、视频、文本等内容进行标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未处理的初级数据,包括语音、图片、文本、视频等进行加工处理,转换为机器可识别的信息,同时掌握数据服务的核心技术、实施和管理方法 |
1.使用网络爬虫或其他数据采集工具从互联网中获取数据并进行存储 2.使用常规工具实现数据的清洗、补全等预处理操作;使用编程工具实现数据的清洗、补全等预处理操作 3.通过免费标注平台完成各类数据的标注;通过编程工具对结构化数据进行标注 4.使用常用数据分析工具完成基本的数据分析任务;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或平台完成数据可视化基础任务 5.使用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工具完成基础的数据建模,并进行基础的数据治理工作 6.使用常用特征工程算法完成一些简单的特征处理 |
64 |
4 |
机器学习 033321075 |
通过使用Python语言及Sklearn机器学习库、TensorFlow框架技术,讲解机器学习典型算法并应用于文本、图像、声音等,解决目标检测、分类、预测、识别等实际问题。 |
1.掌握机器学习的定义、应用、分类、关键技术、实现步骤; 2.掌握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机器学习相关名词、框架及第三方库 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多项式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及应用 4.掌握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决策树、支持向量机、KNN、随机森林等常用分类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5.掌握神经网络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6.掌握K均值、DBSCAN、层次聚类等常用聚类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7.能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分类、聚类、降维等 |
80 |
5 |
ROS系统应用及编程 034321038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ROS系统框架、ROS节点、话题、消息,创建ROS功能包、编译ROS功能包、使用Python编写简单的节点和服务,能发布和和订阅话题,启动和调用服务,自定义消息类型,ROS常用工具等,在智能车、机器人等应用场景中实现常用功能。 |
1.掌握ROS基础概念并能编写ROS节点 2.掌握ROS常用工具roslaunch、catkin_simple、rqt_console和rosbag等 3.掌握如何定义消息、ROS服务、在ROS中创建库模块 4.掌握ROS中的仿真和可视化 5.掌握ROS中的坐标变换 6.掌握ROS中的感知与可视化 7.掌握ROS中的感知处理,深度图像及点云信息处理 |
64 |
6 |
深度学习应用开发 034321039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典型深度学习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对抗生成网络等,通过实践项目讲解算法的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场景,以及如何调整参数、优化算法,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全面掌握深度学习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技术的流程规范及操作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掌握深度学习的概念、发展历史、框架 2.掌握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3.掌握深度学习框架的通用流程 4.掌握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应用 5.掌握循环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应用 6.掌握生成对抗网络的原理及应用 |
64 |
7 |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及测试 033321076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项目应用开发、部署及测试方法。通过软件技术与AI模型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用Python开发语言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构建模型,调用人工智能相关API,将模型部署在典型应用场景中,构建人工智能软件架构,实现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开发及测试。 |
1.掌握使用Python面向对象思想实现程序设计; 2.熟悉使用实现简单的网络编程任务; 3.掌握mysql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python和mysql进行交互操作; 4.熟悉图像处理中数据预处理、数据生成与增强、文字识别等方法; 5.了解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项目开发的相关原理,虚拟仿真软件的应用等; 6.能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确定软件架构模型,编写简单的应用软件系统 7.掌握Web前后端开发基础,能够使用Mini-web框架和Django框架开发基本方法,完成网站后端的开发 |
96 |
8 |
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 034321040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激光雷达、红外、IMU、视觉摄像头等传感设备在智能车、机器人中的应用,并能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编程实现测距、避障、车道线识别、地图规划等功能 |
1.了解常用的传感设备激光雷达、红外、IMU、视觉摄像头的基本原理 2.掌握智能车、机器人简单的嵌入式编程语句 3.掌握基于Ubuntu下ROS的编程 4.掌握基于ROS的智能车激光雷达测距、避障 5.掌握基于ROS的智能车IMU车身速度及角度计算 6.掌握基于ROS的智能车车道线、红绿灯识别 7.掌握基于ROS的服务机器人SLAM地图规划 8.掌握基于ROS的服务机器人图像识别 |
80 |
3.专业选修课程
序号 |
方向 |
课程名称 及代码 |
教学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学时 |
1 |
智能技术应用实战 |
传感器与机器视觉实战 034421019 |
通过学习,能将红外、激光雷达、IMU和视觉摄像头应用于智能车,进行多传感设备的数据融合,实现测距、避障和车道线识别等功能 |
1.红外感知嵌入式开发 2.IMU车身角度、速度计算开发 3.激光雷达测距开发 4.摄像头车道线识别 5.摄像头红绿灯识别 6.多传感数据融合综合研判并决策 |
64 |
智能机器人应用实战 034421020 |
过学习,能将多线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应用于服务机器人,进行多传感设备的数据融合,实现测距、避障和SLAM地图规划、人脸识别等功能 |
1.红外、多线激光雷达测距、避障开发 2.摄像头人脸识别 3.多传感数据融合综合研判并决策 |
64 |
2 |
智能产品服务 |
人工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 034421021 |
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常用智能设备及平台的安装、部署、维护、测试 |
1.熟悉智能产品的架构 2.能按照要求安装并部署软硬件产品 3.能对智能硬件及对应的软件平台进行日常维护 4.能对智能硬件及对应的软件平台进行测试 |
48 |
人工智能产品营销与服务 034421022 |
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常用智能产品技术,智能产品项目管理、智能产品营销,智能产品售后及服务管理,并能制订相关的广告和营销策略 |
1.智能产品介绍及智能产品的技术服务现状 2.了解智能产品常见技术 3.熟悉智能产品市场调研 4.熟悉智能产品市场分析 5.熟悉智能产品设计工具 6.掌握智能产品营销方式 7.熟悉智能产品广告投放模式 |
48 |
3 |
|
鲲鹏应用开发 034511002 |
了解软件工程中性能测试的必要性、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对鲲鹏计算平台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具备对鲲鹏计算平台上的应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鲲鹏平台的应用开发和运维岗位 |
1.能描述华为鲲鹏处理器产品的性能规格、技术创新 2.能描述鲲鹏计算平台兼容的操作系统,了解openEuler操作系统的特点以及openEuler开源社区的作用 3.能熟练使用openEuler操作系统的基础应用 4.能描述程序运行原理和软件迁移至鲲鹏计算平台的整个实施过程 5.能描述基于鲲鹏的应用运行环境该如何搭建 6.能利用在鲲鹏社区中搜寻的资源实现自身鲲鹏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 |
32 |
项目管理 034511003 |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软件项目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和管理的一般过程,学会软件开发的方法,能规范撰写软件开发过程基本技术文档,具有熟练的软件编码能力,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
1.能根据具体项目选取合适的开发模型和开发方法 2.能制作需求调查表、分析业务流程、绘制数据流图、编写需求分析报告 3.能绘制功能架构图、编写数据字典、绘制用例图、分析与设计数据库 4.能设计用户界面、编写详细设计报告 5.会编写程序、能优化代码 6.能设计测试用例、会单元和集成测试、编写测试报告 7.能绘制部署图、编写安装配置手册及用户手册 8.能进行适应性和改正性维护 |
32 |
4.专业实践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及代码 |
教学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学时 |
1 |
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实训 034331007 |
通过学习机器学习常用分类、聚类、降维等算法,能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项目综合实训,并能对不同算法进行评估比较 |
1.能分析实际应用场景,确定解决方案 2.能按照企业工作流程从数据采集、预处理、算法分析及比较、模型训练、可视化实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并能对不同算法通过多种评估方法 3.能按照流程规范实施,具有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
30 |
2 |
人工智能综合项目开发实训 034331008 |
通过学习,使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完成数据采集到模型训练,并能编写简单的web程序,实现模型的部署、测试及可视化 |
1.能分析实际应用场景,确定解决方案 2.能编写简单的Web程序,通过B/S交互模式实现数据的采集、预处理、算法训练、模型部署及测试、以及可视化 3.能按照流程规范实施,具有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
30 |
(三)课程地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各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合计 |
理论(实践)教学 |
12 |
15 |
15 |
16 |
8 |
|
66 |
实践环节 |
军训(含入学教育) |
3 |
|
|
|
|
|
3 |
课程实训(劳动周) |
|
1 |
1 |
(1) |
|
|
2 |
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 |
|
|
|
|
4 |
|
4 |
岗位实习 |
|
|
|
|
4 |
12+7(假) |
23 |
毕业教育 |
|
|
|
|
|
2 |
2 |
机动 |
1 |
1 |
1 |
1 |
1 |
1 |
6 |
考试 |
2 |
2 |
2 |
2 |
2 |
|
10 |
教学周合计 |
18 |
19 |
19 |
19 |
19 |
15 |
109 |
假期(含社会实践) |
7 |
7 |
7 |
7 |
7(实习7周) |
|
35 |
总周数 |
25 |
26 |
26 |
26 |
26 |
15 |
144 |
备注 |
第二、三、四学期设置2周劳动周,第五学期设置1个劳动月,主要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培育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
(二)课程综合实践安排表
序号 |
实践课程名称 |
学分/周数 |
学时数 |
开设学期 |
主要内容、 要求 |
实训场地 要求 |
考核方式 |
1 |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
4/4 |
120 |
5 |
通过专题制作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整合应用的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的工作态度精神、独立思考研究及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项目操作的能力、提升设计与研发的能力,提升文章撰写与口头答辩等能力 |
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机房 |
考试 |
2 |
岗位实习 |
23/23 |
690 |
5、6 |
通过岗位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掌握人工智能相关行业产业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核心技能,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
校外实训基地、企业 |
考试 |
(三)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序 号 |
开课部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 类型 |
考核 方式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建议学分(学期)分配 |
理论 |
实验/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 基础 课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思想 政治 教育 |
1 |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
064121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B |
考试 |
3 |
48 |
40 |
8 |
3 |
|
|
|
|
|
2 |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
06412100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B |
考试 |
2 |
32 |
28 |
4 |
|
2 |
|
|
|
|
3 |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
06412100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B |
考试 |
3 |
48 |
42 |
6 |
|
|
3 |
|
|
|
4 |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
06411100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A |
考试 |
1 |
16 |
16 |
|
|
1 |
|
|
|
|
5 |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
064111005 064111006 064111007 064111008 064111009 |
形势与政策 |
A |
考试 |
1 |
40 |
40 |
|
√ |
√ |
√ |
√ |
√ |
|
体育 健康 教育 |
6 |
体育教学部 |
084121001 |
大学体育(1) |
B |
考试 |
1 |
30 |
6 |
24 |
1 |
|
|
|
|
|
7 |
体育教学部 |
084121002 |
大学体育(2) |
B |
考试 |
1 |
30 |
6 |
24 |
|
1 |
|
|
|
|
8 |
体育教学部 |
084121003 |
大学体育(3) |
B |
考试 |
1 |
30 |
4 |
26 |
|
|
1 |
|
|
|
9 |
体育教学部 |
084121004 |
大学体育(4) |
B |
考试 |
1 |
30 |
4 |
26 |
|
|
|
1 |
|
|
10 |
学工处 |
0941210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B |
考试 |
2 |
32 |
24 |
8 |
2 |
|
|
|
|
|
创业 就业 教育 |
11 |
招就处 |
104121001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B |
考试 |
2 |
32 |
16 |
16 |
|
2 |
|
|
|
|
12 |
招就处 |
104121002 |
创新创业教育 |
B |
考试 |
2 |
32 |
16 |
16 |
|
|
2 |
|
|
|
基础 文化 教育 |
13 |
通识教育教学部 |
074111001 |
大学英语(1) |
A |
考试 |
3 |
48 |
48 |
|
3 |
|
|
|
|
|
14 |
通识教育教学部 |
074111002 |
大学英语(2) |
A |
考试 |
3 |
48 |
48 |
|
|
3 |
|
|
|
|
军事 劳动 教育 |
15 |
学工处 |
094111001 |
军事理论 |
A |
考试 |
2 |
36 |
36 |
|
2 |
|
|
|
|
|
16 |
学工处 |
094132001 |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
C |
考查 |
3 |
168 |
|
168 |
3 |
|
|
|
|
|
17 |
保卫处 |
124122001 |
安全教育(含国家安全、实验室安全) |
B |
考查 |
1 |
24 |
18 |
6 |
√ |
√ |
√ |
√ |
√ |
|
18 |
团委 |
114112001 |
劳动教育(理论) |
A |
考查 |
0.5 |
8 |
8 |
|
√ |
√ |
√ |
√ |
|
|
|
19 |
团委 |
114132001 |
劳动教育(实践) |
C |
考查 |
0.5 |
16 |
|
16 |
|
√ |
√ |
√ |
√ |
|
公共必修课程小计 |
|
|
33 |
748 |
400 |
348 |
|
|
|
|
|
|
公共选修课程 |
限选 课程 组1 |
1 |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
064212001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A |
考查 |
2 |
32 |
32 |
|
|
|
|
2 |
|
|
限选 课程 组2 |
2 |
通识教育教学部 |
07421200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 |
考查 |
2 |
32 |
32 |
|
|
|
2 |
|
|
|
通识教育教学部 |
074212002 |
大学语文 |
A |
考查 |
2 |
32 |
32 |
|
|
|
2 |
|
|
|
限选 课程 组3 |
3 |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
044212001 |
艺术鉴赏 |
A |
考查 |
2 |
32 |
32 |
|
|
|
2 |
|
|
|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
044212002 |
设计美学 |
A |
考查 |
2 |
32 |
32 |
|
|
|
2 |
|
|
|
限选 课程 组4 |
4 |
各二级学院 |
034222001 |
信息技术基础 |
B |
考查 |
2 |
32 |
16 |
16 |
|
|
|
2 |
|
|
各二级学院 |
034222002 |
专业技术创新教育 |
B |
考查 |
2 |
32 |
16 |
16 |
|
|
|
2 |
|
|
公共任选课程 |
5 6 |
各开课部门 |
|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 |
A |
考查 |
4 |
64 |
64 |
|
|
√ |
|
√ |
|
|
|
公共选修课程小计 |
|
|
12 |
192 |
176 |
16 |
|
|
|
|
|
|
|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
|
|
45 |
940 |
576 |
364 |
|
|
|
|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2 |
程序设计基础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4 |
|
|
|
|
|
2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3321069 |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 |
B |
考试 |
5 |
80 |
60 |
20 |
5 |
|
|
|
|
|
3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3 |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 |
A |
考试 |
1 |
16 |
16 |
0 |
1 |
|
|
|
|
|
4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4 |
数据库技术应用 |
B |
考试 |
3.5 |
56 |
28 |
28 |
|
3.5 |
|
|
|
|
5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5 |
Linux操作系统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4 |
|
|
|
|
|
|
|
17.5 |
280 |
168 |
112 |
10 |
7.5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6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6 |
数据科学与可视化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4 |
|
|
|
|
7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3321073 |
数字图像处理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4 |
|
|
|
|
8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7 |
人工智能数据服务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
4 |
|
|
|
9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3321075 |
机器学习 |
B |
考试 |
5 |
80 |
40 |
40 |
|
|
5 |
|
|
|
10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8 |
ROS系统应用及编程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
4 |
|
|
|
11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39 |
深度学习应用开发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
|
4 |
|
|
12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3321076 |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及测试 |
B |
考试 |
6 |
96 |
48 |
48 |
|
|
|
6 |
|
|
13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21040 |
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 |
B |
考试 |
5 |
80 |
40 |
40 |
|
|
|
5 |
|
|
|
|
|
36 |
576 |
288 |
288 |
|
8 |
13 |
15 |
|
|
专业实践课程 |
1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31007 |
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实训 |
C |
考试 |
1 |
30 |
0 |
30 |
|
|
1 |
|
|
|
2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31008 |
人工智能综合项目开发实训 |
C |
考试 |
1 |
30 |
0 |
30 |
|
|
|
1 |
|
|
3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3331019 |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
C |
考试 |
4 |
120 |
0 |
120 |
|
|
|
|
4 |
|
4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331001 |
岗位实习 |
C |
|
23 |
690 |
0 |
690 |
|
|
|
|
4 |
19 |
|
|
|
29 |
870 |
0 |
870 |
|
|
1 |
1 |
8 |
19 |
|
|
|
82.5 |
1726 |
456 |
1270 |
|
|
|
|
|
|
专业选修课程 |
专业方向1组课程 |
1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421019 |
传感器与机器视觉实战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
|
|
4 |
|
2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421020 |
智能机器人应用实战 |
B |
考试 |
4 |
64 |
32 |
32 |
|
|
|
|
4 |
|
专业方向2组课程 |
3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421021 |
人工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 |
B |
考试 |
3 |
48 |
24 |
24 |
|
|
|
|
3 |
|
4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421022 |
人工智能产品营销与服务 |
B |
考试 |
3 |
48 |
24 |
24 |
|
|
|
|
3 |
|
专业任选课程 |
5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511002 |
鲲鹏应用开发 |
A |
考试 |
2 |
32 |
32 |
0 |
|
|
|
|
2 |
|
6 |
软件与大数据学院 |
034511003 |
项目管理 |
A |
考试 |
2 |
32 |
32 |
0 |
|
|
|
|
2 |
|
|
|
|
9 |
144 |
88 |
56 |
|
|
|
|
9 |
|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 |
-- |
-- |
91.5 |
1870 |
544 |
1326 |
10 |
15.5 |
14 |
16 |
17 |
19 |
总计 |
-- |
-- |
136.5 |
2810 |
1120 |
1690 |
24 |
26.5 |
22 |
21 |
17 |
19 |
平均周学时 |
-- |
-- |
-- |
-- |
-- |
-- |
23.23 |
25.13 |
26.67 |
24.8 |
21.71 |
19.00 |
公共基础课程940学时(占总学时33.45%);选修课336学时(占总学时11.96%);实践课1690学时(占总学时60.14%) |
备注: 1.《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 2.《形势与政策》第1-5学期每学期8学时。 3.《大学体育》含体质测试。 4.《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学时8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一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5.《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学时16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二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一学期开课。 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 7.《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需求自行确定开设。 8.《安全教育》由保卫处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保卫处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不少于1学分(16学时),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2学时。 9.《劳动教育》由团委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理论部分8学时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团委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实践部分16学时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专题教育,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 10.公共选修课程分公共限选课程和公共任选课程,公共限选课程要求修读4个课程组8学分,公共任选课程要求修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4学分。 第1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四学期开课。 第2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第3组:艺术鉴赏/设计美学等美育课程,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四学期开课。 第4组:信息技术基础/专业技术创新教育,由二级学院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课。 公共任选课: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由开课部门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第二、三、四学期开课。 11.《岗位实习》一般实习6个月,第5学期安排4周,计23学分,共690学时。 |
(四)学时分配表
学期 |
公共基础课程 |
专业(技能) 课程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必修课 |
选修课 |
学分 |
学时 |
学时 占比 |
学分 |
学时 |
学时 占比 |
学时 |
学时占比 |
学时 |
学时占比 |
学时 |
学时占比 |
学时 |
学时占比 |
第一学期 |
14 |
362 |
12.89% |
10 |
160 |
5.69% |
262 |
9.32% |
260 |
9.25% |
522 |
18.58% |
0 |
0.00% |
第二学期 |
9 |
158 |
5.62% |
15.5 |
248 |
8.83% |
238 |
8.47% |
168 |
5.98% |
406 |
14.45% |
0 |
0.00% |
第三学期 |
10 |
174 |
6.19% |
14 |
238 |
8.47% |
230 |
8.19% |
182 |
6.48% |
348 |
12.38% |
64 |
2.28% |
第四学期 |
5 |
94 |
3.35% |
16 |
270 |
9.61% |
172 |
6.12% |
192 |
6.83% |
300 |
10.68% |
64 |
2.28% |
第五学期 |
0 |
0 |
0.00% |
17 |
384 |
13.67% |
88 |
3.13% |
296 |
10.53% |
240 |
8.54% |
144 |
5.12% |
第六学期 |
0 |
0 |
0.00% |
19 |
570 |
20.28% |
0 |
0.00% |
570 |
20.28% |
570 |
20.28% |
0 |
0.00% |
分学期 |
7 |
152 |
5.41% |
0 |
0 |
0.00% |
130 |
4.63% |
22 |
0.78% |
88 |
3.13% |
64 |
2.28% |
合计 |
45 |
940 |
33.45% |
91.5 |
1870 |
66.55% |
1120 |
39.93% |
1690 |
60.07% |
2474 |
88.04% |
336 |
11.96% |
八、实施保障
(一)教学队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以专业带头人建设为引领,以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聘请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作为教师等措施,建设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目前,专业教学团队共由7人组成,其中专职教师5名,企业兼职教师2名,分别占教学团队的71.4%和 28.6%。教师结构合理,博士1名,硕士6名,分别占教学团队的14.3%和85.7%;40岁以上2名,35-40岁之间3名,35岁以下2名,分别占教学团队的28.6%、42.9%和28.6 %;专职教师中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1名、中级工程师2名,分别占教学团队的28.6%,28.6%,14.3%,28.6%;5名专职教师均具备“双师”素质。教师专兼职结构图如图2所示。
专业培养专业负责人1名,专业负责人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负责主持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的实施等工作。
图2 教师师资结构图
通过参加培训、企业实践、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开展项目研发锻炼,安排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等途径,提升骨干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和专业教学能力。引进2名一线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加课堂及实训教学、举办技术讲座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
(二)教学设施
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及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构建了集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岗位实习、学生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本着“课程教学理实化、实践场所职业化”的原则,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根据课程实施的要求,设计并建设理实一体专业实训室。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指南,引进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更加接近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建设了智能技术应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构建了车路协同、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能更好地开展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情境单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及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从初学到熟练职业能力,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
主要校内实训基地如下图所示。
校内实训基地表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主要功能 |
1 |
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中心 |
承担数据科学与可视化、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应用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及测试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 |
2 |
智能技术应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承担ROS系统应用及编程、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传感器与机器视觉实战、智能机器人应用实战、人工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 |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增强办学针对性,提高办学活力,二级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建成一个校外实训基地华为ICT学院。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可使学生身处工作一线了解实际的企业的工作过程,增强对工作流程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认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自然认知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校外实训基地可满足学生岗位实习的需求,实现学生在基地先顶岗后就业。
同时,本专业紧密联系其他行业企业如百度、北京千乘科技有限公司、海康威视呼和浩特分公司等,开展深层次、紧密型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教师顶岗、科研协作、学生顶岗学习等。
校外实训基地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基于职业标准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使其能真正地领悟到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表
序号 |
校外实训基地名称 |
合作方式 |
合作内容 |
1 |
华为ICT学院 |
合作办学 |
为学生获得行业认证提供培训,专业人才培养实现课证融通 |
2 |
百度 |
工学结合 |
建设百度车路协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企业专家任本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承接师资培训、社会服务 |
3 |
北京千乘科技有限公司 |
产学结合、校企共训 |
教学资源开发、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实训 |
4 |
海康威视呼和浩特分公司 |
岗位实习 |
教师、学生岗位实习 |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类教学素材。本专业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图书馆、实训中心平台教学资源等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体系,有力推进了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
1.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已建成了人工智能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应用、模式识别及应用开发(视觉、语音、自然语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件、实训指导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公共资源。
2.图书馆
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藏书体系,随着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领域的书籍入库量快速增长,种类丰富,馆藏图书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有现代信息管理的手段,图书流通率较高,图书数量有计划地逐年增加。
(四)教学方法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虚实结合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课堂。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包括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作品案例等模式,实施启发式、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调查法、练习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多教学手段教学。
(五)学习评价
建立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突出职业能力考核评价。通过多样化考核,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岗位技能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评价采用笔试、机试(实践技能考核)、提交作品(项目实施技能考核)、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不同,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考核相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笔试:适用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由专业教师组织考核。
(2)机试:适用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技能考核应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考核项目点。
(3)提交作品: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项目开展教学,课程考核旨在学生的知识掌握、知识应用、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及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4)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获得的认证作为学生评价依据,进行学分置换。
(5)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各有关部门及学院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竞赛,以竞赛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依据,进行学分置换。
(六)质量管理
1. 教学档案管理
加强教师教学文件的管理,包括系部及教学督导人员的质量监督与抽查以及每学期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教学规范的执行情况应是教师年度工作量考核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师授课计划、教案、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试卷、教学任务、实验指导书、学生考勤表、试卷分析表、教学日志等各项文件应齐备。
2.教学计划管理
每年应根据当年的企业反馈信息、行业企业调查信息,并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结合本行业发展趋势和学院资源情况,制订年级实施性教学计划,经过系部审核、教务处批准后实施。每学期末应对该专业各年级本学期教学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总结,必要时对学期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进行调整。每年对本届毕业班的整体教学进行检查和总结,为下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等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3.教学过程管理
应严格按照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开展课程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务管理手段,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管理,从课程教学的前期教学对象分析、教材选择、授课计划的编写、备课、课堂教学、一体化教学、实训、考核方式等进行分析总结。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组织、管理和检查,严格执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学生评教制度、督导听课制度,以保证学生满意和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4.教学质量诊改
结合学院建设的教学质量相关政策精神,从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出口三方面着手,开展多方面度监测,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多方面度评价,加强专业调研,更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所有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36.5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程45学分,专业(技能)课程91.5学分。选修课程21学分。
(二)通用能力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3部门《关于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校学生全员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培训测试,毕业时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三)素质要求
1.在校学习期间(含校外岗位实习期间)无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50分及以上(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十、附录
(一)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期 |
周别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Z |
Z |
Z |
Z |
◇ |
S |
S |
S |
S |
六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S |
Y |
Y |
|
|
|
备注 |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课堂教学 ¢: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实训、课设)/劳动周 ※:考试 ◇:完成专业综合实训答辩与岗位实习动员 ¤:机动(节假日) S:岗位实习。第五学期4周+寒假7周+第六学期12周(节假日不计学时) Z: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可安排专业综合实训4周 Y:毕业教育 |
(二)教学进程、课程等调整审批表
1.教学进程调整审批表
开课部门 |
|
学年学期 |
|
专业名称 |
班级名称 |
原教学进程安排 |
调整后教学进程安排 |
调整原因 |
课程名称 |
起止周 |
周数 |
起止周 |
周数 |
|
|
|
|
|
|
|
|
|
|
|
|
|
|
|
|
系(教研室)负责人意见: |
开课部门教学负责人意见: |
教务处意见: |
备注: 1.此表适用于学期中调整课程教学进程。 2.此表一式两份,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二级学院存档。审批通过后由二级学院负责通知受影响的课程师生。 |
2.课程调整审批表
二级学院 |
|
学年学期 |
|
专业名称 |
班级名称 |
调整 |
课程名称 |
起止周 |
学分 |
学时 |
考核形式 |
|
|
原安排 |
|
|
|
|
|
|
|
拟调整 |
|
|
|
|
|
调整原因: |
二级学院教务科负责人意见: |
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意见: |
教务处教学运行科意见: |
教务处负责人意见: |
分管教学副校长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