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三下乡”专题(二):软件与大数据学院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满都拉口岸,追寻红色足迹

时间:2024-07-01 20:10:35   单位:   作者:郝翠萍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坚定爱国主义信念。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2024年7月1日走进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满都拉镇,开展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满都拉,在蒙古语中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在祖国正北方的八千里边关上,太阳正从东方冉冉升起。映着建党103周年的晨光,一对“95后”夫妻站在界碑前,用戍守边关山河无恙表达对祖国最真诚的爱。这对夫妻就是获得“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3年度网络人物的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戍边伉俪”,王鹏宇和鲍雨朦。

 



他们一身戎装,用自己最亮丽的青春书写着忠诚,和同事们共同驻守在中蒙交界线的边陲小镇。在2019年,王鹏宇和鲍雨朦转隶成为了警察。



边境派出所的生活是枯燥的,白天没有喧嚣,夜晚没有霓虹,只有漠北的风声。由于他们共同从事着相似的工作,拥有诸多共同话题,使得他们的心灵距离逐渐拉近。在满怀对未来工作的热忱与期待中,鲍雨朦与王鹏宇决定携手并进。

在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杜文伟同志的带领下,志愿队员们来到了“全国道德模范”阿迪雅的家中,了解到了这位“北疆草原卫士”的事迹。阿迪雅同志是土生土长的达茂人,他生在满都拉草原,生长在祖国的边陲。自1984年退伍后,他便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这片生育了自己的漠北土地,成为了一名“边防”牧民。




“因为我的根在这片草原,所以我爱着这片草原。”阿迪雅同志这样说。37年来,他与妻子不畏艰辛、义务守边,将忠诚镌刻在了祖国北疆的边防线上。面对困难,夫妻俩从未后悔,阿迪雅在家建起了“红色蒙古包”,定期组织附近的党员进行学习,讲解党的惠民惠牧政策。40年来,他累计巡边近1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还多,协助边境派出所破获涉边案件数十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北疆草原卫士”。





青春岁月,于每个人而言皆仅有一次。有人选择于城市的繁华之中,寻觅诗意般的栖居之所;亦有人毅然选择于国家边境,坚守岗位,砥砺前行,尽显坚毅与执着。在本次活动中,志愿队伍成员们深受触动,他们亲眼见证了戍边战士们以忠诚与不懈奋斗,回应着广大民众对平安和谐社会的深切期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软件学子也将秉承“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精神,强化自身爱国主义精神,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Copyrights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大数据系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大数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