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阳光常跑” 课外体育锻炼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 [2012]53号)文件精神,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基本要求,以“阳光、运动、快乐、健康”为目标,为有效提高疫情期间我校学生身体素质,采用“宥马运动APP”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系统对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管理和监控,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阳光、运动、快乐、健康”为目标,以“宥马运动APP”校园跑步软件为主要活动方式,以课内外相结合为原则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二、活动时间
第七周至十六周
三、参与对象
大一、大二学生
四、跑步时间
每周周一至周日,每天有效监控时间为6:30--21:30。
五、学期最低目标
男生90公里/本学期(共30次),女生75公里/本学期(共30次)。
(一)每周周一到周日任选三天,每天只记录一次达标成绩,每周至少完成三次。
(二)男生3公里/次,女生2.5公里/次。
六、锻炼地点
未返校期间:学生居住地(根据防疫防控需要选择适宜运动且相对安全的户外场所,居家锻炼的运动轨迹较小运动轨迹监测不到,建议户外运动);返校后:学校校园内。
七、锻炼方式及要求
(一)学生利用“宥马运动”APP课外锻炼功能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二)下载: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宥马运动”APP →下载安装。
(三)注册:首次使用,请先注册账号。
(四)激活:登录后,发现栏中找到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激活。根据提示填写真实信息并激活宥马运动高校账号功能。
(五)完成软件生成的运动任务:每位学生需通过“宥马运动APP”发起运动任务,软件会记录学生运动的步频及距离。
(六)完成以上规则,才能保存成绩,并计入成绩。
(七)暂停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系统会自动提交成绩,未达标将不计入成绩。
(八)同一天中多次有效锻炼次数均计入个人锻炼总次数,但仅提取一次计入成绩。
八、成绩评定
本学期第七周至十六周(共计10周),依据每周任选三天计算,累计锻炼天数应不低于30天(10周*3天=30天),累计锻炼次数不低于30次核算。“阳光常跑”计入体育课总评成绩,占体育课总评成绩的30%。
九、奖惩办法
(一)设置课外体育锻炼排行榜,奖励锻炼次数前10%学生,评选为“内电子锻炼达人”,颁发荣誉证书和相应奖品。
(二)学校通过巡查和技术手段对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出现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本学期“阳光常跑”成绩记为 0 分。
十、免跑
已经办理体育课免修、体质测试免测、体育保健课的学生免于执行“阳光常跑”课外锻炼活动并默认为免跑。
如果在此期间临时因病、因伤不能继续参加,须由学生本人提出免跑申请,经体育课任课教师审核同意后方认定为免跑(返校后可办理)。
十一、安全注意事项
(一)学生在实施“阳光常跑”课外体育锻炼中,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主选择适宜的时间(每周任选三天)、地点和强度参加健步走、健康跑等锻炼方式,提高安全意识,避免运动损伤等意外情况发生;
(二)学生在实施“阳光常跑”课外体育锻炼前要做好参加室外锻炼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穿合适的运动服、运动鞋,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等,做好跑前热身运动和跑后的放松运动。
(三)在锻炼时注意对所在小区、公园、广场、校园内等各类机动车、自行车的避让,小心路滑确保人身安全。
(四)长跑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参与人体各大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在跑步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会出现腿沉、胸闷、气喘等现象,这个现象属长跑中的“极点”现象,此时跑步者可适当减缓跑步速度,加深呼吸,“极点”现象会随之消失,跑步者的步伐也会逐渐轻快。运动中有任何不适,应停止跑步,尽快到医院就诊。
(五)要注意饮食安全,跑步不带零食,严禁边跑步边嚼口香糖等。
(六)剧烈运动之后不能大量饮水,同时不能立即坐下来休息,要做好放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