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丛志茹老师
知识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秉承着弘扬教师精神,发扬教师优良品质,本期的“传递正能量”教师专访我们荣幸的请到了电子与自动化学院丛志茹老师接受采访。

丛志茹,2000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毕业后工作四年,2004年-2007年就读于长春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2007年9月至今在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16年被聘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2019年被聘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负责人,在工作期间主持自治区科研课题1项,参与自治区级课题3项,主持院级课题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编著教材5本,被评为优秀教师一次。

2019年是丛志茹老师从教的第十二个年头,在这十二年来,丛志茹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在问到“如何长期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时,丛志茹老师说:“自身的想法和态度十分重要,任何一份工作在你不愿意去干的时候,那么你必定会去抱怨,各种负能量也会伴随而来。反之,当你愿意去为这份工作全身心投入并且摆正自己位置的时候,并不会觉得累,因为这是自身的职责所在。所有职业都一样,它既是一种生存的技能,也是一份社会贡献,而我们就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寻求自身的社会价值。”
在采访时,丛志茹老师被问道“在这漫长的教学过程当中,给您带来了什么?”丛志茹老师思索了片刻说道:“有些学生刚开始上课可能不是很认可我,缺乏学习积极性,但通过自己对他们的一个小小鼓励或者在平时考核中打一个高分,可能就会重新引起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会给我自身带来一些成就感。”

有人说,老师是琴手,能拨动学生大脑的每根弦;还有人说,老师是导游,能带领学生们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而我却认为,老师是一本书,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在谈到“当初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丛志茹老师是这样说的:“当初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家企业工作了四年,后来觉得自身性格可能并不适合在企业发展。因为自己当初也是学生,所以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是受人尊敬的同时也是一个良心活,后来由于一些机缘巧合又回到了学校,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同时,老师也是一支燃烧的红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他人。于是问道“您当老师这么久会觉得辛苦吗?”丛志茹老师回答说:“有时会觉得很辛苦。我回到家中首先要为第二天的讲课内容进行备课,为了提高课堂整体效率,我必须根据学生的层次和兴趣进行备课,整个过程工作量会很大。但在上课之后,看到学生们都在积极主动的听讲,我会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不但不会感觉到工作的辛苦,反而还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随后,丛志茹老师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认真的讲解。首先,大学生就业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其次,个人对就业单位的选择要明确,作为就业主体的个人要想就业,想工作。一定要了解个人对工作的需求,明确个人的选择方向。除了在政府及社会的大力帮助下,还必须使大学生们放下眼高手低的择业心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而不是好高骛远。”

采访的最后,丛志茹老师对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的同学们说:“希望同学们在这短暂的大学时光里能获得高超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不断提升自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像骏马一般,越过一道又一道高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大展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