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isclosure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10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审议稿)

 

 

 

 

 

 

 

 

 

 

 

所属学院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编制人员    席那顺朝克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征求意见稿)

(适用2022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4603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面向岗位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装备制造大类 46

自动化类 4603

通用设备制

造(34);

金属制品、

机械和设备

修理业(43

设备工程技术

人员(2-02-

07-04

机械设备维修

人员(6-31-

01

1. 机电一体化设备运  

行与维护技术员;

2.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员;

3. 自动化生产线运转与维护及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员;

4.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术员;

5.智能制造控制系统设计改造、集成应用、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服务技术员;

1.电工;

2.钳工;

3.可编程控制系统应用技能等级证;

4.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能等级证;

5.智能线集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智能制造产业,从事智能生产线及先进机电装备的安装、调试、运维、销售服务及生产管理等领域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1.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日常行为;具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精神;具有爱国主义情结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职业道德和素养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所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具备对职业发展历史,职业对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素养;能够从专业方向对新的岗位技能进行学习和定位,具备岗位变迁能力;能够适应岗位的多方位要求,具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

3)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其具备健康的体格,吃苦耐劳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确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具有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

4)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学生理想的人格,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素养;具有历史、社会、人文等多方位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意识,建立良好的思维机制,完整的现代意识和健全的现代人格。

2.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通过思想教育活动、通用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课程等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不可缺少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精神熏陶教育、思维能力培养教育、沟通合作教育、职业素养形成教育。

2)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

② 掌握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与测量基本知识;

 电路分析设计基本知识、安全用电常识;

 基本工程识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的知识;

⑤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知识

握绘制机械图、电气图等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公差配合、机械加工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掌握电工与电子、液压与气动、传感器与检测、电机与拖动、运动控制、PLC 控制、工业机器人、人机界面及工业控制网络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单元的运行与维护等机电综合知识。

了解各种先进制造模式,掌握智能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以及制造自动化系统、制造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

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

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编程基本知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外围设备装配、调试、检测、维护维修相关知识,掌握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故障诊断及维修相关知识。

3.能力

1)基本职业能力

①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② 具备能借助英语词典查阅专业术语、资料的能力;

③ 具备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具备正确选用工具、仪器仪表开展工作的能力; 

识读和绘制各类机械、电气工程的能力;

⑥ 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

⑦ 了解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领域最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

 具备PLC硬件装配和软件编程,能够进行一般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检修具有将工控机、触摸屏、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等进行联机调试的能力;

 具备各类传感器和智能检测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监控维护的能力;

③ 具有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单元进行运行管理、维护和调试的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具备一定装备制造系统的升级改造能力;

④ 具有工业机器人操作应用的能力,具有工业机器人控制线路分析、故障诊断与解决的能力。

⑤ 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能力;

⑥ 具备智能制造及自动化生产线中液压气动元件、液压设备的使用,液压气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能力;

⑦ 具备多场景电机运动控制技术应用、实现精确伺服控制与电机变频调速的能力。

3)职业态度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及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企业制度、行业规范和法规;能懂得倾听,乐于沟通;能发挥有效的说服艺术,建立人际共识;在团体中能尊重、协助其他成员,并产生团体认同感,增加团队凝聚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2  公共必修课程明细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064121001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实践。

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分为四大模块,即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教学中要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48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6412100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2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06412100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自觉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征程中用当时代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等。

48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64111001

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学生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本课程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和完善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靓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等专题内容。

16

5

形势与政策

064111009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严格按照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学期选择四个专题开展教学,同时将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融入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

40

7

大学体育1

084121001

主要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和示范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了解并熟悉其项目的运动方法和基本运动技术。完成国家体健康测试工作

30

8

大学体育2

084121002

以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能战术水平、塑造学生的身心素质为主,以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通过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专项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熟悉基本掌握其项目的运动技术和基本技、战术等理论方法。完成国家体健康测试工作

30

9

大学体育3

084121003

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10

大学体育4

084121004

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技、战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

094121001

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必需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32

1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04121001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知识,以及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求职就业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32

18

创新创业教育

104121002

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内容涵盖创新思维、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计划书、创业公司组建等

32

19

大学英语1

07411100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看懂简单的英文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e-mail等,格式规范。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300-500词的一般难度文章,掌握较为简单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写出50-80词的应用文,翻译一般难度句子。

 

48

20

大学英语2

074111002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能阅读一般难度、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材料;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等。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400-700词的中等难度文章,掌握中等难度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日常交流,写出80-150词的应用文,翻译中等难度句子。

48

21

高等数学

074111003

为今后学习其它相关数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掌握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数学基本知识。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基本知识中加入思政元素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48

22

军事理论

094111001

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中国国防建设、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的形势,国家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学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并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36

23

军事技能训练

094132001

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使学生基本掌握军事技能的动作要领,磨练意志,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教育;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分队的队列动作、战术基础动作;射击与战术训练、 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军体拳、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168

24

安全教育

124122001

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参加演练,提升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生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应变能力,做到珍爱生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良好素养的、有责任感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面临的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违法犯罪以及公共突发事件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安全问题的主要种类、事故原因、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共性特点以及典型案例解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判断安全环境;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政治觉悟,维护高校稳定;学习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

24

25

劳动教育

114112001

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劳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专业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具有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的意识与素养。

24

 

2.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美育课程、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课程。

3  公共选修课程明细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中国共产党历史

064212001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中共党史的发展脉络、取得的伟大功绩和成功经验等基本知识。在党史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能够厘清一些认识误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化展开。从时间角度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1919.51949.1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部分(1949.101978.12)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第三部分(1978.122012.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第四部分(2012.11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2

大学语文

074212002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系统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语文本的阅读了解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大学语文》(蒋雪艳)教材为载体,以“讲课”为主要形式,开展体裁单元教学活动。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经典作品鉴赏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拓宽文化视野,培育人文情怀,提高道德修养。

32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74212001

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实现文化创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为载体,以专题授课为主要形式,进行日常授课。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养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2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4  专业基础课程明细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电路基础

01432103

熟练掌握电路识图、元器件识别等电路分析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测试工具万用表的使用;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及能够安全规范进行交流电路的接线。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的电子元件的测试、识别、及电路分析;万用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日常生活用电安全及急救措施及三相交流电机电路的接线。

48

2

电子技术基础

014321033

了解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区别,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测试方法;掌握数字电路基本概念、数制概念、及集成电路的分析方法。

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测试及基本特性学习;常用集成电路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基本的码制、数字信号特性、集成芯片基本功能学习及应用。

48

3

工程制图与CAD

014321080

 

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电气工程图样绘制标准以及基本绘制方法;能够使用AutoCAD软件按照企业或行业要求进行工程图样绘制;具备识读工程图样识读能力;具备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认真贯彻制图国家标准的职业素质及相关职业素养。

AutoCAD软件使用、操作,机械、电气工程图样绘制标准以及基本绘制方法;典型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控制线路图绘制。

 

64

4

机械设计应用

01432108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机械的结构特点、工作特性和实际应用,具备查阅相 关标准、规范、手册等资料并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常用机构的识别与应用、带传动设 计、齿轮传动设计、减速器输出轴设计及带式输送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48

5

机械制造技术

014321084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零件加工的工作能力,为将来胜任制造业不同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手段的应用、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金属且削机床、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现代制造技术,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原理、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和刀具,能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相关岗位的需求。

48

2.专业核心课程

5  专业核心课程明细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014321005

 

掌握常用低压电气元件选择、识别、检测;能够正确识读、分析电气原理图能够完成电气控制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能够完成典型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能够完成基本电气系统设计。掌握PLC 的接线能力根据工业要求设计梯形图的能力PLC控制系统 的编程及调试能力;具有熟练应用PLC的能力

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理,国标符号,国家标准及应用,识别电器铭牌以及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方法,电气控制基本电路的原理分析,典型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分析,电气控制设计基础PLC工作原理,PLC硬件系统设计及选型,PLC基本逻辑指令、软件编程使用方法,典型逻辑(简单模拟量)控制方法、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PLC 的基本指令、顺序控制指令、功能指令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80

2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

014321079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具有识别、选用传感器和连接传感器电路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阻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电 容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电涡流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压电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认识与使用等。

64

3

运动控制技术

014321077

使学生掌握多场景电机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精确伺服控制与电机变频调速的应用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交流 服、直流伺控制系统的 统组成、结与应用;掌握动编程与典用; 变频器与电机等调系统的配合使等项

64

4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014321081

 

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方法;掌握典型工业机器人系统调试、控制方法。

搬运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系统的硬件构成、系统设定,系统调试、控制系统编程、工业机器人编程、系统运行等

80

5

液压与气动技术

014321076

具备从事液压气动系统装配、调试、维修、检测等从业人员所必需的有关液压气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整、使用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职业能力

认识液压、气动技术;液压回路组装与调试典型液压系统的分析、安装与调试仿真、故障 排除气动回路组装与调试典型气动系统的分析、 安装与调试仿真、故障排除

64

6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014321078

掌握PLC复杂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变频技术、伺服技术、触摸屏等知识PLC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复杂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规划能力;具备典型自动化生产线PLC控制。

自动化产线的供料元、加工单 、装配单、分拣单、运输单元操作安装调试、及联机运行。

64

7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014321082

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分析、诊断、排除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具备对机电设备日常管理与维护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机电设备故障及零件失效;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及修复方式;典型机械设备的修理;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机床电气设备维修;数控机床的维修;设备维修管理。会使用常用的故障诊断仪器。会对常用机电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故障诊断。能够排除常见机电设备故障。具备对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管理的能力。具备典型通用机械典型故障的预防维修及日常维护能力。

80

3.专业选修课程

6  专业选修课程明细表

序号

方向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智能控制

工业网络技术

014421061

掌握自动化系统集成、自动化系统工艺实施(操作)、自动化设备网络组建、安装、调试、维护工作中的基本职业能力。

工业网络基本知识,各类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基本知识

48

工控组态技术

014421060

掌握组态软件使用,能用组态技术进行案例开发。

工控人机界面技术组态软件使用现场总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48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装调

014421064

了解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及其进行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掌握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通过智能产线和智能准备并入智能系统的的方法、智能现场信号的采集及其调试、智能装备的安装及其调试方法,掌握智能控制系统设计、集成、安装与调试、操作维护等。

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的结构组成、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智能控制系统信号的采集及其分析、智能控制系统在产线上的应用、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方法、智能控制系统产线的安装、智能控制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方法,掌握工业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工业机器人系统、PLC控制系统、视觉系统、外围设备等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集成、安装与调试。

48

2

智能制造

先进建模技术

01442106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利用UGPro/eSolid works等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产品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零件的草图绘制、实体建模、曲面建模等项目。

48

数控编程与操作

014421062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 掌握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零件加工的特点,工艺分析,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与刀具及工装选用、数控机床操作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编程及独立操作的能力。掌握数控车床、铣床操作方法及手动编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复杂零部件的加工能力,提高团队合作、交流沟通、严谨认真等职业素养。

本课程主要包括数 控车阶梯轴零件加 工,成型面零件加 工,螺纹零件加工,数控车综合零件加工,平面类零件数控铣削,特殊零件数控铣削, 孔加工,数控铣床综合零件加工,数控车床、铣床的面板操作、零部件的工艺分析、刀量具的选择、坐标零点的确认、手动编程方法、零部件的加工等教学内容。

48

智能制造系统

014421065

本课程树立机电结合、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能力。为从事智能制造工程打下基础。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智能制造单元系统的能力。通过了解我国制造业与国外制造也的差距,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踊跃专研的实践精神。

概论、人工智能、智能设计、工艺智能规划与智能数据库、制造过程的智能监测、诊断与控制、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装备等。

48

3

任选课

现代企业车间管理

014521019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层生产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适应生产管理助理岗位的需求, 能灵活运用ERP系统开展生产管理处理,具备开展基层生产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计划管理、组织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项目。

32

设备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014521013

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常用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和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护技术,培养 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一线工作时的自我防护能

设备安全础、机械安技术、安全理、环境保础等项目。

32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014521001

培养学生对了3D打印技术现,初步形成3D制造技术概念和3D建模的法,以及对技术作品的鉴赏能

3D 打印概论、正向三程设计、3D 打印工艺设及材料分制作及后处几项内容。

32

市场营销

014521014

过学习, 使学生掌握专业营销理论基础和营销践应用能力

营销实务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的基本内容 和主要特点;直接营销、服务市场营销的点和基本技等项目。

32

4.专业实践课程

7  专业实践课程明细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认识实习014332001

 

认知自动化相关企业工作流程、职业岗位

企业岗位实习

120

2

毕业设计014332003

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将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整合应用的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的工作态度精神、独立思考研究及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实际项目操作的能力、提升设计与研发的能力,提升文章撰写与口头报告能力等关键能力

专题项目设计及实施

120

3

岗位实习014332002

 

培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基本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

企业岗位实践

690

 


(三)课程地图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学期

6学期

电路基础(3

电子技术(3

工程制图与CAD(4

 

机械设计应用3

机械制造技术(3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4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5

运动控制技术(4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5

液压与气动技术4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5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4

 

工业网络技术3

工控组态技术3)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装调(3

﹠先进建模技术(3

﹠数控编程与操作(3)

智能制造系统(3)

 

 

*现代企业车间管理2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2

*设备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2

*市场营销(2

认识实习(4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4

岗位实习(4

岗位实习(19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限选课

*专业任选课

专业实践课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地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

(一)各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

 

合计

理论(实践)教学

12

15

15

16

8

 

66

实践环节

军训(含入学教育)

3

 

 

 

 

 

3

课程实训(劳动周)

 

1

1

1

 

 

2

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

 

 

 

 

4

 

4

岗位实习

 

 

 

 

4

12+7(假)

23

毕业教育

 

 

 

 

 

2

2

机动

1

1

1

1

1

1

6

考试

2

2

2

2

2

 

10

教学周合计

18

19

19

19

19

15

109

假期(含社会实践)

7

7

7

7

7(实习7周)

 

35

总周数

25

26

26

26

26

15

144

备注

第二、三、四学期设置2周劳动周,第五学期设置1个劳动月,主要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培育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二)课程综合实践安排表

序号

实践课程名称

学分/周数

学时数

开设学期

主要内容、

要求

实训场地

要求

考核方式

1

认识实习

4

120

2

企业岗位实习;安全意识、劳动精神

考查

2

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

4

120

5

专题项目设计及实施;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考查

3

岗位实习

23

690

5

企业岗位实践;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考查

(三)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开课部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建议学分(学期)分配

理论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公共

基础
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思想

政治

教育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B

考试

3

48

40

8

3

 

 

 

 

 

2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考试

2

32

28

4

 

2

 

 

 

 

3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

考试

3

48

42

6

 

 

3

 

 

 

4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110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考试

1

16

16

 

 

1

 

 

 

 

5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11005

064111006

064111007

064111008

064111009

形势与政策

A

考试

1

40

40

 

 

体育

健康

教育

6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1

大学体育(1)

B

考试

1

30

6

24

1

 

 

 

 

 

7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2

大学体育(2)

B

考试

1

30

6

24

 

1

 

 

 

 

8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3

大学体育(3)

B

考试

1

30

4

26

 

 

1

 

 

 

9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4

大学体育(4)

B

考试

1

30

4

26

 

 

 

1

 

 

10

学工处

09412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

B

考试

2

32

24

8

2

 

 

 

 

 

创业

就业

教育

11

招就处

10412100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B

考试

2

32

16

16

 

2

 

 

 

 

12

招就处

104121002

创新创业教育

B

考试

2

32

16

16

 

 

2

 

 

 

基础

文化

教育

13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1

大学英语(1)

A

考试

3

48

48

 

3

 

 

 

 

 

14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2

大学英语(2)

A

考试

3

48

48

 

 

3

 

 

 

 

15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3

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自主确定开设

A

考试

3

48

48

 

 

3

 

 

 

 

军事

劳动

教育

 

16

学工处

094111001

军事理论

A

考试

2

36

36

 

2

 

 

 

 

 

17

学工处

094132001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C

考查

3

168

 

168

3

 

 

 

 

 

18

保卫处

124122001

安全教育(含国家安全、实验室安全)

B

考查

1

24

18

6

 

19

团委

114112001

劳动教育(理论)

A

考查

0.5

8

8

 

 

 

 

20

团委

114132001

劳动教育(实践)

C

考查

0.5

16

 

16

 

 

公共必修课程小计

 

 

36

796

448

348

 

 

 

 

 

 

公共选修课程

限选

课程

1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212001

中国共产党历史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212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考查

2

32

3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212002

大学语文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3

3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1

艺术鉴赏

A

考查

2

32

32

 

 

 

2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2

设计美学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4

4

各二级学院

014222001

信息技术基础

B

考查

2

32

16

16

 

 

 

2

 

 

各二级学院

014222002

专业技术创新教育

B

考查

2

32

16

16

 

 

 

2

 

 

公共任选课程

5

6

各开课部门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

A

考查

4

64

64

 

 

 

4

 

 

 

 

公共选修课程小计

 

 

12

192

176

16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48

988

624

364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32 

电路基础

B

考试

3

48

16

32

3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33

电子技术基础

B

考试

3

48

16

32

3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80 

工程制图与CAD

B

考试

4

64

16

48

4

 

 

 

 

 

4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83 

机械设计应用

B

考试

3

48

16

32

 

3

 

 

 

 

5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84 

机械制造技术

B

考试

3

48

16

32

 

3

 

 

 

 

专业基础课程小计

 

 

16

256

80

176

10

6

 

 

 

 

专业核心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79 

传感器与智能检车技术

B

考试

4

64

16

48

 

4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05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B

考试

5

80

24

56

 

 

5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77 

运动控制技术

B

考试

4

64

16

48

 

 

4

 

 

 

4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81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B

考试

5

80

24

56

 

 

 

5

 

 

5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76 

液压与气动技术

B

考试

4

64

16

48

 

 

 

4

 

 

6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78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B

考试

4

64

16

48

 

 

 

 

4

 

7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21082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B

考试

5

80

24

56

 

 

 

5 

 

 

专业核心课程小计

 

 

31

496

136

360

 

4

9

9

9

 

专业实践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32001

岗位实习

C

 

23

690

 

690

 

 

 

 

4

19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32002

认识实习

C

 

4

120

 

120

 

4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332003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C

 

4

120

 

120

 

 

 

 

4

 

专业实践课程小计

 

 

31

930

 

930 

 

4

0

0

8

19

专业必修课程小计

 

 

78

1682

 

1466 

10

14

9

9

17

19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方向1组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61 

工业网络技术

B

考试

3

48

16

32

 

 

3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60 

工控组态技术

B

考试

3

48

16

32

 

 

 

3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64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装调

B

考试

3

48

16

32

 

 

 

 

3

 

专业方向2组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63 

先进建模技术

B

考试

3

48

16

32

 

 

3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62 

数控编程与操作

B

考试

3

48

16

32

 

 

 

3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421065 

智能制造系统

B

考试

3

48

16

32

 

 

 

 

3

 

专业任选课程

1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19 

现代企业车间管理

B

考试

2

32

8

24

 

 

 

 

2

 

2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01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

B

考试

2

32

8

24

 

 

 

 

2

 

3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13 

设备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B

考试

2

32

8

24

 

 

 

 

2

 

4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014521014 

市场营销

B

考试

2

32

8

24

 

 

 

 

2

 

专业选修课程小计

 

 

11

176

56

120

 

 

3

3

5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

--

--

89

1858

272

1586

10

14

12

17

17

19

总计

--

--

137

2846

896

1950

24.525

26.65

28.65

20.65

17.525

19

平均周学时

--

--

--

--

 

 

28.8

29.5

27

23.4

19

 

公共基础课程988学时(占总学时34.72%);选修课368学时(占总学时12.93%);实践课1950学时(占总学时68.52%

备注:

1.《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

    2.《形势与政策》第1-5学期每学期8学时。

    3.《大学体育》含体质测试。

    4.《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学时8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一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5.《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学时16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二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一学期开课。

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

7.《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需求自行确定开设。

8.《安全教育》由保卫处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保卫处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不少于1学分(16学时),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2学时。

9.《劳动教育》由团委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理论部分8学时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团委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实践部分16学时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专题教育,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

10.公共选修课程分公共限选课程和公共任选课程,公共限选课程要求修读4个课程组8学分,公共任选课程要求修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4学分。

1组:“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第四学期开课。

2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3组:艺术鉴赏/设计美学等美育课程,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四学期开课。

4组:信息技术基础/专业技术创新教育,由二级学院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课。

公共任选课: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由开课部门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第二、三、四学期开课。

11.《岗位实习》一般实习6个月,第5学期安排4周,计23学分,共690学时。  

12.《认识实习》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在2、3、4学期开设。(16学时的劳动教育包括在认识实习中。)  

 

(四)学时分配表

学期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必修课

选修课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第一学期

14.525

376.8

13.24%

10

160

5.62%

215.6

7.58%

321.2

11.29%

536.8

18.86%

0

0

第二学期

12.65

224.8

7.90%

14

280

9.84%

223.6

7.86%

281.2

9.88%

504.8

17.74%

0

0

第三学期

12.65

256.8

9.02%

12

192

6.75%

259.6

9.12%

189.2

6.65%

272.8

9.59%

176

6.18%

第四学期

7.65

112.8

3.96%

17

272

9.56%

145.6

5.12%

239.2

8.4%

272.8

9.59%

112

3.94%

第五学期

0.525

16.8

0.59%

17

384

13.49%

51.6

1.81%

349.2

12.27%

320.8

11.27%

80

2.81%

第六学期

0

0

0

19

570

20.03%

0

0

570

20.03%

570

20.03%

0

0

分学期

3

88

3.06%

0

0

0

66

2.29%

22

0.76%

88

3.06%

0

0

合计

48

988

34.72%

89

1858

65.28%

896

31.48%

1950

68.52%

2478

87.07%

368

12.93%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 队伍结构

1)生师比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

2)年龄结构

既要保证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又要保证青年教师的比例,使教师队伍能够具有获取、吸收、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保证专业教师的梯队建设,力求达到老中青教师比例均衡。

3)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

专任教师均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要占专职教师比例的50%以上,讲师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占60%以上。

4)双师比结构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研发,到企业挂职锻炼,并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70%

5)专兼比结构

聘请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教师,承担C类课程、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校外兼课教师承担的学时比例逐步达到50%

2. 教师任职资格

1)专任教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及现代职教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具备在企业实习的工作经历。

2)专业带头人

除满足专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外,应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和深厚专业背景,能够较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能统筹规划和组织专业建设,引领专业发展;能够主持专业的教改科研和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

3)兼职教师

主要从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工程师或高级工及以上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专业实训室基本条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必备以下校内基础教学实训室和专项技能实训室设备:

8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室明细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

备注

1

电路基础实训室

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

 

2

电工实训室

低压电气控制柜配电柜

 

3

模拟电路实训室

信号源、示波器、模拟电路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

 

4

数字电路实训室

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实验箱

 

5

AutoCAD实训室

计算机、AutoCAD2010软件

 

6

传感器实训室

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传感器开发模块

 

7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室

常见测量工具(游标卡尺、高度尺、塞规、螺纹规等)和常用拆装工具(一字和十字改锥、内、外六方扳手)、可供拆装的机械组合体(如减速器、变速箱等)、机械原理展柜、机械传动性能测试试验台

 

8

数控仿真机房

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

 

9

机加工车间

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机加工常用刀具、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等常用机加工量具及工装、数控车床及刀具、数控铣床及刀具、数控车铣系统维修实验台、拆装工具、相关量具、测量仪表及拆装工具、电火花切割机、折弯机

 

10

工业操控编程与离线仿真实训室

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

工业机器人系统实训考核装备(8台)

 

11

现代工业控制实训室

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软件、数字量试验模型、模拟量试验模型、触摸屏、手持式编程器、计算机、控制对象(PLC控制系统试验台或工控载体)、兆欧表、数字万用表、压线钳、剥线钳、电烙铁

 

12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机械手实验台

 

13

柔性制造系统实训室

自动生产线、触摸屏、编程软件、计算机或编程器、万用表、相关拆装工具

 

14

电力拖动实训室

电机实验台、单相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旋转变压器、制动器、旋转编码器、变频器、软启动器、伺服电机及控制装置

 

15

创新实训室

各种机械传动部件,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传感器等组装、制作机器人的部件

 

16

快速成型及逆向工程实训室

FDM桌面型打印机、扫描仪三维、计算机

 

17

CAD实验室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软件

 

18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应用实训室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多功能应用工作站

 

2. 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条件

学院积极探索实践“学做合一,校企共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厂中校”和岗位实习基地群。能够开展专业相关实训活动,实训设备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已形成长期的互动合作机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

3. 信息化教学条件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具有互联网接口和WiFi环境的实训室。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 教材选择与建设

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应尽量从“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系列中选用能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质量、高水平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同时还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实用性。也可以根据需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自主编写、开发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的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 图书资源

图书文献配备能够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工程设计手册、工艺手册、工程师手册等;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

3. 数字化(网络)资料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学生可以随时登陆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获取感兴趣的学习资源,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按照理实一体化组织实施将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学习所应用的知识。每个项目按照“三段九步”教学法执行针对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验收与总结三个阶段分工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如图2所示




2  “三段九步”教学法执行流程图


任务准备阶段教学团队根据职业岗位标准确定模块教学内容及各模块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共同备课并完成相应任务的下达;任务实施阶段形成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验收与总结阶段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完成教学评价。教师团队分充分利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协作实施教学,指导学生项目实战,协作开展教学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过程支撑服务,教学实施效果,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也协作完成任务,任务准备阶段小组共同查阅资料、储备知识,任务实施阶段组内协作完成任务、进行组内互评,验收与总结阶段进行组间评价。三段九步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3  三段式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模式流程图

(五)学习评价

专业课程采用三段九步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各项目考核评价标准如图所示

单项目成绩包括:课前预习参与度5%+学习效果测试5%,课中教师对个人评价30%+教对小组评价30%+学生组内互评5%+考核小组评价10%+学生组间互评5%+课后复习5%+课后测试5%。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

 

 

4  “三段九步”教学法评价组成图

(六)质量管理

学校和二级学院构建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组织机构,保证教学各环节有序规范运行。选拔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建立教学督导专家信息库,规范督导人员工作职责。针对督导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学习和外出调研,提高教学质量管理业务水平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1. 建立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组织  

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形成二级学院领导—系部分管—教师分级负责、相互协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听课、助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和教学质量评选等活动。

2. 建立学院、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质量反馈体系  

通过院领导、同行专家、督导组以及教师间相互听课,发挥各级督导作用,组织召开座谈会了解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与“学”情况,并做到及时反馈、跟踪改进。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保障的评价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总体情况和各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掌握整个学院各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有关标准,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科学性。在原有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为主的情况下,加大校内外实践环节教学意见的反馈,请企业人员参与到校内教学环节的设置和监控等

3.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

每年定期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包括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录用人数等)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包括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适用性、发展空间、岗位对口情况、薪酬水平、人际关系、对企业的认可度等)。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岗位实习学生录用比例等指标,以此形成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报告,提交用人单位和专业带头人,促进校企合作和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所有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37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程48学分,专业(技能)课程89学分,选修课程23学分。

(二)通用能力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3部门《关于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校学生全员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培训测试,毕业时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三)素质要求

1.在校学习期间(含校外岗位实习期间)无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50分及以上(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十、附录

(一)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期

周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

¤

(¢)

¤

(¢)

¤

Z

Z

Z

Z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Y

Y

 

 

 

备注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课堂教学   

¢: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实训、课设)/劳动周

考试       ◇:完成专业综合实训答辩与岗位实习动员      ¤:机动(节假日)

S:岗位实习。第五学期4+寒假7+第六学期12周(节假日不计学时)

Z: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可安排专业综合实训4

Y:毕业教育

(二)教学进程、课程等调整审批表

1.教学进程调整审批表

开课部门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原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后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原因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周数

起止周

周数

 

 

 

 

 

 

 

 

 

 

 

 

 

 

 

 

系(教研室)负责人意见:

开课部门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意见:

备注:

1.此表适用于学期中调整课程教学进程。

2.此表一式两份,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二级学院存档。审批通过后由二级学院负责通知受影响的课程师生。

2.课程调整审批表

二级学院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调整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学分

学时

考核形式

 

 

原安排

 

 

 

 

 

 

 

拟调整

 

 

 

 

 

调整原因:

 

 

二级学院教务科负责人意见:

 

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教学运行科意见:

教务处负责人意见:

 

分管教学副校长意见:

 

联系我们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苏尔干街8号     电话:0471-4909999

公安备案号:0456631347874332639689645341    蒙ICP备 080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