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2022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
作者:发布日期:2022-12-10点击数: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

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学院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编制人员 张淑媛、阿拉腾、刘萍

                张存烨、张巧燕、李乐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2022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 510207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电子信息大类(51)

计算机类(5102)

互联网及相关服务(6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65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

4-04-04-02)

信息安全测试员(4-04-04-04)、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

4-04-05-08)、密码技术应用员(4-07-05-06)、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人员

2-02-10-07)

网络安全实施、

网络安全产品运维、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网络安全管理

 

1+X”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网络安全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信息安全领域,能够从事网络安全实施、网络安全运维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安全应急与防御、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爱岗敬业、遵守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职业素养,掌握信息安全工程的实施与维护、渗透测试与安全加固、安全应急响应、等级保护测评等领域专业技能。毕业生经过3-5年能够成为所在单位技术骨

序号

类型

具体内容

人才类型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领域

面向信息安全领域。

职业特征

从事网络安全实施、网络安全运维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安全应急与防御、安全管理等工作

专业能力

掌握信息安全工程的实施与维护、渗透测试与安全加固、安全应急响应、等级保护测评等领域专业技能。

非专业能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爱岗敬业、遵守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职业素养

职业成就

毕业生经过3-5年能够成为所在单位技术骨

 

 (二)培养规格

1. 培养规格描述及与培养目标对应关系

培养规格

指标

指标号

具体描述

对应的培养目标

知识

1.1公共基础知识

1.1.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Ⅰ Ⅴ

1.1.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Ⅰ Ⅴ

1.2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1.2.1

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Ⅲ Ⅳ

1.2.2

掌握Linux 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与管理、数据库安装与配置、数据库基本操作相关知识。

Ⅲ Ⅳ

1.3专业知识

1.3.1

掌握网络安全运维、网络安全渗透等技术技能,具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产品配置管理的实践能力。

Ⅲ Ⅳ

1.3.2

掌握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国产信息安全产品等部署与应用技能。

Ⅲ Ⅳ

1.3.3

掌握数据库帐户安全和口令策略、访问控制、数据存放和归档管理、数据库的日志及监控审计等相关知识。

Ⅲ Ⅳ

1.3.4

掌握网络安全体系的规划、系统集成、安全管理,以及网络组建的交换路由技术相关知识。

Ⅲ Ⅳ

能力

2.1问题分析与研究

2.1.1

能够依据信息安全行业标准规范,利用专业知识,结合文献查阅来识别、分析信息安全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

ⅠⅡ Ⅲ  

2.1.2

能够融合专业知识对信息安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得出有效结论。

ⅠⅡ Ⅲ  

2.2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2.2.1

能够依据行业标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网络安全规划、设计

ⅠⅡ Ⅲ  

2.2.2

能够根据项目安全建设要求,编制信息安全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ⅠⅡ Ⅲ  

2.2.3

能够在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与实践活动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ⅠⅡ Ⅲ   

2.3现代工具的使用

2.3.1

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信息安全技术问题。

ⅠⅡ Ⅲ  

2.3.2

能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工具设计组建局域网。

ⅠⅡ Ⅲ  

2.3.3

能够运用信息安全技术工具,进行安全诊断与维护。

ⅠⅡ Ⅲ  

2.4项目管理

2.4.1

能够掌握信息安全工程管理的原理,理解项目需求。

ⅠⅡ Ⅲ  

2.4.2

能够理解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选择合适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实践。

ⅠⅡ Ⅲ  

素质

3.1工程与社会

3.1.1

能够理解和评价信息安全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安全工程实践对国家、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ⅠⅡⅢ ⅣⅤ

3.1.2

能够理解和评估在信息安全工程技术工作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可持续性的影响。

Ⅰ Ⅱ ⅢⅤ

3.2职业规范

3.2.1

能在信息安全工程实践中,严格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

ⅠⅡⅢ Ⅴ

3.2.2

能在信息安全方案实施过程中,充分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ⅠⅣⅤ

3.2.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Ⅰ Ⅴ

3.3合作与沟通

3.3.1

能够在团队中作为个体、团队成员、负责人承担相应任务。

Ⅰ Ⅴ

3.3.2

具有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

Ⅰ Ⅴ

3.3.3

能够阅读理解、并撰写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和建设方案。

ⅠⅣⅤ

3.3.4

能够与信息安全技术业界同行以及社会公众探讨专业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有效沟通。

ⅠⅣⅤⅥ

4.4终身学习

4.4.1

能够认识到自我探索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Ⅰ Ⅴ Ⅵ

4.4.2

能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Ⅰ Ⅴ

4.4.3

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信息安全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

ⅠⅡⅤ Ⅵ

 

2. 培养规格与岗位类别对应关系

岗位类别

岗位(群)业务描述

岗位(群)核心能力

培养目标的相关描述

对应的培养规格指标    

网络安全实施

负责安全实施方案规划与设计,工程实施、验收方案、培训方案、交付文档的制定和编写。

掌握如端口、服务漏洞扫描、漏洞分析检则、权限管理、入侵和攻击分析追踪、网站渗透等;熟悉信息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VPN设备、网络交换机、网络审计等; 熟悉Linux、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工具、系统及应用安全防护等;了解虚拟化平台的维护,系统云平台建设、系统架构改造、系统数据优化-熟悉网络基本原理,熟悉TCP/IP、HTTP、FTP、SNMP等常用协议,熟悉交换机与路由器的日常维护命令。具有良好的技术文档编写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理解能力,并拥有强烈的责任心。

Ⅰ Ⅱ

Ⅲ Ⅳ

 

1.1.1

1.1.2

1.2.2

1.3.2

1.3.4

2.2.1

2.2.2

2.3.1

2.3.2

2.4.1

2.4.2

3.1.1

3.1.2

3.2.1

3.2.2

3.2.3

3.3.1

3.3.2

3.3.3

4.4.1

4.4.2

网络安全产品运维

 

负责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产品、网络信息系统等进行安全维护、安全巡检、策略维护管理、配置变更、故障处置与安全分析等,消除和降低所发现的威胁。

掌握常见信息安全产品,如防火墙、 WAF、VPN、IDS/IPS、堡垒机、目志审计等的运维操作;掌握TCP/IP网络协议、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常见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如SQL注入、XSS、CSRF、LFI、RFI、提权漏洞等的检测与防护原理,并能修复。 熟练操作linux、windows操作系统;熟悉MySOL等数据库语言的使用;熟悉静态路由、策略路由、BGP、VLANACL、SNMPX协议底层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网络监控,如Zabbix等。具有良好的技术文档编写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ⅠⅡ

 Ⅳ Ⅴ Ⅵ

1.1.1

1.1.2

1.2.2

1.3.1

1.3.4

2.1.1

2.1.2

2.3.2

3.1.1

3.1.2

3.2.1

3.2.2

3.2.3

3.3.1

3.3.2

4.4.1

4.4.2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

 

负责规划设计网络安全监测方案,对安全设备日志和流量等安全数据进行监测,输出报告,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威胁,并报警响应;规划设计安全态势监测分析方案,进行安全态势监测和分析,给出网络安全态势的合理评价。

掌握网络协议、结构及设备的演变,熟悉并跟踪网络监控技术的新发展;能够正确分析具体场景,正确地布署监测点,并判断检测结果,发现安全风险及威胁,并报警响应;熟练编写C、Python等程序,完成网络探测及数据获取;熟悉安全监测方法及规范。具备良好的检测分析报告编制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及团队合作能力。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1.1.1

1.1.2

1.2.1

1.3.2

1.3.3

2.1.1

2.1.2

2.3.1

2.3.3

3.1.1

3.1.2

3.2.1

3.2.3

3.3.1

3.3.3

4.4.1

4.4.2

4.4.3

安全应急响应

负责针对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进行分析,制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对突发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完成快速应急响应。

掌握应急响应技术理念演变、技术体系,熟悉并跟踪应急响应技术最新进展。 能够正确分析具体场景的安全态势及需求,理解现场业务逻辑,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并完成快速应急响应。具备良好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技术文档编制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及终身学习能力。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1.1.1

1.1.2

1.2.2

1.3.2

1.3.3

1.3.4

2.3.1

2.3.2

2.4.1

2.4.2

3.1.1

3.1.2

3.2.1

3.2.2

3.2.3

3.3.1

3.3.2

3.3.3

4.4.1

4.4.2

安全产品售前服务

负责对接潜在客户,针对客户需求推荐介绍安全产品的原理特点、应用方式、实现效果。并帮助客户设计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熟悉现行网络系统安全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国家等级保护、分级保护标准体系;熟悉各类网络系统安全漏洞、危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及相应产生原因;熟悉业界主流的网络系统安全产品及行业发展趋势;深度理解目标市场,了解市场动态及行业趋势;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方案编写能力;具备活跃的产品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1.1.1

1.1.2

1.2.1

1.2.2

1.3.1

1.3.2

1.3.3

2.1.1

2.1.2

2.2.2

2.2.3

2.3.1

2.4.1

2.4.2

3.1.1

3.1.2

3.2.1

3.2.2

3.2.3

3.3.1

3.3.2

3.3.3

4.4.1

4.4.2

等级保护测评

负责依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结合客户具体的业务场景和功能需求,帮助客户分析所需要满足的等级保护规则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漏洞。也可以规划设计安全等测评方案进行测评,并给出整改方案。

掌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内容;熟悉信息安全测评流程及方法,能够根据网络系统的特点,编制测评方案,确定测评对象、测评指标和测评方法;掌握各种测评工具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并正确分析理解测评工具返回的数据; 掌握测评工具的操作方法,能够合理设计测试用例获取所需测试数据;熟悉测评指导书的开发、版本控制和评审流程;能够独立按要求编制测评报告,能够整体把握测评报告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具有对典型场景进行安全等级测评,并编制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经验。具备良好的方案编写能力,具备活跃的产品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及团队合作能力。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1.1.1

1.1.2

1.2.2

1.3.2

1.3.4

2.2.1

2.2.2

2.4.2

3.1.2

3.2.1

3.2.2

3.2.3

3.3.1

3.3.2

3.3.3

4.4.1

4.4.2

 

3.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描述

能力指标

工程知识

能够运用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信息安全技术知识、以解决信息安全工程广义问题。

1.1 能够将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运用到信息安全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

1.2 能够将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信息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1.3 能够将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信息安全工程问题

问题分析与研究

在信息安全领域,参照信息安全行业标准、规范,利用分析工具,结合文献分析信息安全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并能够对信息安全技术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以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2.1 能够依据信息安全行业标准规范,利用专业知识,结合文献查阅来识别、分析信息安全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

2.2 能够融合专业知识对信息安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得出有效结论。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根据行业标准、项目安全建设要求,进行安全规划、设计、编制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公共健康、安全、文化、社会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依据行业标准、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网络安全规划、设计。

3.2 能够根据项目安全建设要求,编制信息安全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3.3 能够在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与实践活动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现代工具的使用

能够针对信息安全技术问题,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网络资源、信息技术工具等,进行网络组建、安全诊断与维护,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4.1 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信息安全技术问题。

4.2 能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工具设计组建局域网。

4.3 能够运用信息安全技术工具,进行安全诊断与维护。

工程与社会

能理解和评价信息安全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安全工程实践对国家、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5.1 能够理解和评价信息安全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安全工程实践对国家、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5.2 能够理解和评估在信息安全工程技术工作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可持续性的影响。

职业规范

严格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的信息安全,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有高度的责任心。

6.1 能在信息安全工程实践中,严格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

6.2 能在信息安全方案实施过程中,充分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6.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合作与沟通

 

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能够在具有多样性的团队中作为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有效地承担角色。能够与信息安全技术业界同行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阅读理解、并撰写需求分析报告、信息安全项目建设方案及等保测评方案。

7.1 能够在团队中作为个体、团队成员、负责人承担相应任务。

7.2 具有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

7.3 能够阅读理解、并撰写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和建设方案。

7.4 能够与信息安全技术业界同行以及社会公众探讨专业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有效沟通。

项目管理

能够理解信息安全工程管理的原理与需求,能够在多学科交叉的环境下管理项目。

8.1 能够掌握信息安全工程管理的原理,理解项目需求。

8.2 能够理解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选择合适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实践。

终身学习

能够意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9.1 能够认识到自我探索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9.2 能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9.3 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信息安全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情况

 

信息安全工程的实施与维护

渗透测试与安全加固

安全

应急响应

信息安全等保测评

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爱岗

敬业

终身学习能力

熟悉信息安全方面法律法规

工程知识

 

 

 

 

问题分析与研究

 

 

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现代工具

的使用

 

 

 

工程与社会

 

 

职业规范

 

 

 

 

 

 

 

合作与沟通

 

 

 

 

 

 

 

项目管理

 

 

 

终身学习

 

 

 

 

 

 

 

 

4.岗课赛证融通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结合岗位、课程、网络安全赛项1+X 证书及相关网络安全证书,从位技能要求出发,设置程学习标 准和方向,通过书技能训练对职业技能和职业领域进行提升、强化和拓展, 教学组织引入竞机制,将 1+X 证书及相关网络安全证书课程和大赛资源碎片化、项目化改造为 专业教学的若干项目,形成 岗课赛证融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关系表

比赛/证书

内容模块

融入相关课程

岗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与管理评估”赛项

网络平台搭建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

网络安全实施

网络安全产品运维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安全产品售前服务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防护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数字取证、应用程序安全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数据库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

CTF相关赛事

渗透测试技术、Web应用安全与防护、网络安全协议分析

1+X”网络安全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网络安全协议

网络安全协议与分析、交换路由组网技术

网络安全实施

网络安全产品运维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安全产品售前服务

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

WEB安全防护

Web应用安全与防护

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安全设备运维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

网络攻防

渗透测试技术、操作系统安全

代码审计

程序设计基础、Python安全编程、数据库安全技术

1+X”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协议与分析、交换路由组网技术

网络安全实施

网络安全产品运维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安全产品售前服务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

 

渗透测试工具使用

渗透测试技术

SQL注入、XSS、命令执行

数据库安全技术、Web应用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运营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

技术

信息安全相关的技术信息安全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安全技术、渗透测试技术

网络安全实施

网络安全产品运维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安全产品售前服务

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安全和应用软件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操作系统安全、Web应用安全与防护、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信息安全设备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的基本方法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

 

 

信息安全保障、规划、实现、运营、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渗透测试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技术、Web应用安全与防护、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网络安全实施

网络安全产品运维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安全产品售前服务

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软件安全开发

程序设计基础、

Python安全编程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有: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1+X”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网络安全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据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转换办法和1+x认证制度,上述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进行学分置换。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实践。

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分为四大模块,即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

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中要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48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2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自觉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征程中用当时代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等。

 

 

 

 

 

 

48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学生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本课程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和完善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靓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等专题内容。

16

5

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本课程主要内容严格按照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学期选择四个专题开展教学,同时将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融入教学之中。

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

40

6

大学体育1

大学体育1主要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和示范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了解并熟悉其项目的运动方法和基本运动技术。

完成国家体健康测试工作

30

7

大学体育2

大学体育2以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能战术水平、塑造学生的身心素质为主,以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专项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熟悉基本掌握其项目的运动技术和基本技、战术等理论方法。

完成国家体健康测试工作

30

8

大学体育3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9

大学体育4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技、战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

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必需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32

1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知识,以及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求职就业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32

12

创新创业教育

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内容涵盖创新思维、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计划书、创业公司组建等

32

13

大学英语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看懂简单的英文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e-mail等,格式规范。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300-500词的一般难度文章,掌握较为简单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写出50-80词的应用文,翻译一般难度句子。

 

48

14

大学英语2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能阅读一般难度、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材料;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等。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400-700词的中等难度文章,掌握中等难度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日常交流,写出80-150词的应用文,翻译中等难度句子。

48

15

高等数学

为今后学习其它相关数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掌握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数学基本知识。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基本知识中加入思政元素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48

16

军事理论

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中国国防建设、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的形势,国家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学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并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36

 

 

 

17

军事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质。使学生基本掌握军事技能的动作要领,磨练意志,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教育;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分队的队列动作、战术基础动作;射击与战术训练、 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军体拳、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168

18

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参加演练,提升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生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应变能力,做到珍爱生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良好素养的、有责任感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面临的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违法犯罪以及公共突发事件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安全问题的主要种类、事故原因、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共性特点以及典型案例解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判断安全环境;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政治觉悟,维护高校稳定;学习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

24

19

劳动教育

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劳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专业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具有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的意识与素养。

24

2.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美育课程、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课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计算机网络基础

02432100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网络基本知识应用和常见网络故障的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基础理论技能的基础实践技能、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计、组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技能。

 

主要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络基本理论、网络参考模型、网络设备、局域网技术、Internet接入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移动IP与下一代Internet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48

2

程序设计基础

02432100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C语言的基础知识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具有应用高级程序语言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学习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变量的声明和赋值方法、常用数据类型的使用、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常用的数据类型转换方法、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分支程序结构、循环结构、数组的使用、函数的使用、指针的运算。

72

3

 

 

 

 

 

 

数据库技术

02432100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培养,逐步具有开发和设计数据库的能力。同时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程序公正的责任意识;了解数据库技术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以关系数据库为重点,主要学习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关系数据库SQL语言编写方法,数据库创建与管理,数据表的创建与维护、数据的增删改操作,数据查询,视图的管理和应用,编程语言,存储过程等。

48

4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02432100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知识,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维护等技能,能够为后期的操作系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命令操作,包括文件与目录管理、文件的压缩与归档权限、用户和组的管理、重定向、磁盘空间管理的等相关命令。能够对常用linux网络服务器的进行管理与配置。

72

2.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

02432102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中小型网络组建工程中的网络规划设计与设备调试和运维能力。具备够针对实际企业网络需求进行设备选购,获得网络组件测试维护等能力,以及网络规划改进改造或重新设计的能力。

主要学习各类网络组成情况,通信协议和IP地址管理知识、各类网络组网技术、各类网络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常用命令。

112

2

数据库安全技术

024321028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安全技术,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和性能优化。具备数据库安全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和数据库安全策略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保障信息的安全意识和依法治国的责任意识。

 

 

主要学习数据库安全基础知识、数据库安全管理、数据库权限管理、数据库的访问控制、数据库的维护、备份与恢复、数据的加密和审核、数据库的日志管理、SQL注入等。

 

64

3

操作系统安全

024321029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Linux操作系统安全和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知识和动手实操能力,同时拥有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学习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安全基线配置、常用操作系统服务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安全日志分析、操作系统安全加固和管理技术,能够对常见中小型服务器进行故障排除,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64

4

网络安全协议与分析

024321030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网络协议的分析能力,锻炼对网络故障的排查能力,同时也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职业素质,使之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员。

主要学习TCP/IP协议栈常用基础协议协议栈中每一层的安全机制网络通信过程各层协议原理与封装机制小型局域网络项目进行测试、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64

5

渗透测试技术

02432103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kali Linux工具为核心的常规渗透测试流程、方法及目标系统的常见漏洞的利用的能力,从而强化相应安全配置技能,能承担中小型企业的基础网络安全的工作任务。

 

主要学习渗透测试流程、常规方法、kali Linux渗透测试环境搭建及使用、Metasploit框架的使用、常见信息收集方法、常规扫描技术、流量捕获技术、常见漏洞利用、密码攻击技术、社会工程学中的常规操作。

64

6

信息安全产品

配置与应用

02432103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常用信息安全产品进行配置与管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逐步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

主要学习各类信息安全产品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防火墙技术原理、防火墙技术、VPN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存储技术、网络隔离产品安全审计产品防病毒产品工作原理等技术

64

7

网络安全应急

响应

02432103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应急响应技术理念演变、技术体系,熟悉并跟踪应急响应技术最新进展。 能够正确分析具体场景的安全态势及需求,理解现场业务逻辑,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并完成快速应急响应。熟悉网络安全监测的术语及规范,具备良好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技术文档编制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及终身学习能力。

 

主要学习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基本概念、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实施流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基础技术及溯源与取证技术。掌握握网络安全检测工具的技术规范,正确理解网络数据及操作日志的内容:掌握网络安全监测的基本流程及操作规范;能够依据具体场景的网络结构,正确地选择部署监测点,获得全面的数据;具有正确分析网络流量及操作日志等数据源,发现安全风险及威胁,并报警响应。

64

8

Web应用安全与防护

02432103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Web安全的漏洞原理知识,具有通过案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承担web服务器的安全防护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

 

主要学习掌握WEB安全基础知识、文件包含漏洞的攻击和防御方式、SQL注入漏洞的攻击和防御方式、文件上传漏洞的攻击和防御方式、命令执行漏洞的攻击和防御方式、XSS 漏洞的攻击和防御方式、反序列化漏洞的攻击和防御。

64

3.专业选修课程

序号

方向

课程名称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网络安全方向

 

 

 

 

 

 

 

 

网页设计与                  网站开发

02442

101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HTML语言、CSS样式、PHP三项技术,使学生具备阅读代码能力,为后期Web应用安全与防护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学习HTML代码、CSS样式的基本使用方法、CSS页面布局方法、PHP的函数、内置对象、事件等,PHP操作MySQL数据库、能读懂由PHP编写的网站程序。

64

python安全编程

02442

1016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Python安全编程的基本知识和使用Python语言进行软件开发的思想和基本方法,进而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通用方法,提高通过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从事网络安全运维、Web 安全管理与评估、数据安全与恢复等工作方面的运用打好基础。

主要学习python编程基础知识、Python的异常处理掌握捕获与处理异常、文件读写、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ython网络编程基本知识、基本的python网络爬虫知识及爬取网页的通用代码框架、密码学编程的主要扩展库及其主要算法。

64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02442

101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制定风险评估计划,对被评估单位的重要资产进行识别,对资产进行威胁分析及脆弱性分析,并结合现状进行整改。评估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并撰写风险评估报告

 

主要学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掌握物理安全、数据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测评技术,等级保护相关建设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职业管理办法。

64

2

 

 

 

 

 

 

 

 

 

 

 

 

 

 

 

 

 

 

 

 

 

 

 

数据存储与容灾

02442

1019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设计数据存储方案,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选择设计RAID方案的能力。 拥有实施相应的企业网络存储方案、设计数据容灾方案的能力。

 

主要学习管理与维护Windows桌面系统安全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的架构和组成、不同数据备份方式的特点、主流的数据备份软件生产商及产品、 SAN 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文件级虚拟化的概念和作用、RAID级别的区别与联系、存储安全架构、存储安全域的概念、存储安全域中的安全实施原则和容灾备份的关键技术。

64

虚拟化与云计算平台架构

02442

1018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在linux环境下对虚拟化、存储平台中出现的配置进行文件修改、网络模式切换,系统集成测试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够根据虚拟化平台建设要求,在linux环境下安装、配置,管理集群,对平台网络进行规划、设计。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部署docker平台、对镜像、容器,仓库进行集成管理。

主要学习linux平台下虚拟化技术架构、常见LibvirtVirt-Manager工具的安装、配置、软件定义网络中虚拟交换机openvswitch安装、配置、OVS创建VLAN虚拟二层环境配置、OVS创建GRE隧道网络、Net namespace隔离、brctl网桥配置,传统的存储技术(RaidLvmIscsiNfs),会在linux环境下进行配置、测试、容器docker技术的架构部署、容器管理、镜像管理、仓库管理。

64

云安全技术

02442

1020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常见的云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漏洞的测试、扫描等,进而掌握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通过掌握不同的安全防护案例,为今后进一步从事信息安全工程的实施与维护、渗透测试与安全加固、等保测评等工作方面的运用打好基础

主要学习攻防系统KALI安装与功能的使用、端口扫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三种典型的WEB漏洞扫描的工具的使用、WEB漏洞手工检测分析工具Burp Suite的使用、使用阿D工具实施注入攻击和使用sqlmap对目标站点进行渗透攻击方法和步骤、在公有云上部署虚拟防火墙的方法、云格虚拟机安全防护平台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64

4.专业实践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Linux操作系统实训

02433200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搭建服务与配置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服务器运维能力;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服务器配置调试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学习Linux系统的操作及网络配置、管理员密码的破解,能够对常用的服务进行管理与配置、并能完成完整的配置报告的书写。

15

2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024332008

 

综合了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围绕组网、管网和用网的实践工程项目展开的,主要培养学生对企业生产环境的了解、以及参与实际工作项目的综合能力。

 

主要学习网络的基本组成以及基本架构、IP子网的划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虚拟局域网的特点及VLAN间路由的配置、VRRP的配置和应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静态路由的出现背景、动态路由协议的概念,掌握RIPOSPF协议的配置、DHCP的应用、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和故障排除的方法。

15

3

信息安全工程

项目实训

024332009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通过设计安全测试用例及使用渗透测试工具,具备迅速全面查找安全漏洞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将深度分析主要攻击的原理及安全防御建设思路。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际工具的操作练习,使学生掌握渗透测试的技术、工具、原理及实施方法,并以安全为核心、掌握安全设计、安全编码、安全运营,形成安全防御的整套解决思路。

主要学习软件应用安全现状及常见攻击方式、安全测试的原则、方式及原理、黑客攻击的基本过程及渗透测试的基本过程、安全测试工具的使用、组合使用各种渗透工具达到渗透测试效果、安全设计、安全编码、安全运营。

30

4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02433200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主要学习从事计算机及信息安全设备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信息安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及安全管理与维护、等级保护测评、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等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

 

120

5

岗位实习

02433200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社会交流和社会合作的基本方法,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通过本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校企双方教师指导下,通过对项目性任务的分析,通过资讯、查阅资料,分解、重构任务,把任务转化为可实施的具体环节,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信息安全技术方法和技能,熟悉信息安全技术要领,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储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690

(三)课程地图

(体现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学生合理选课提供指导。)

 

 

 


课程类型

与学分

学年学期(YS

课程

类型

学分

比例

YS11

YS12

YS21

YS22

YS31

YS32

专业基础课程

 

 

15

 

 

10.6%

程序设计基础

4.5学分)

Linux操作系统基础(4.5学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3学分)

数据库技术

(3学分)

 

 

 

 

专业技能课程

 

 

 

 

 

35

 

 

 

 

 

 

24.8%

 

 

 

数据库安全技术

(4学分)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4学分)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7学分)

网络安全协议与

分析(4学分)

 

 

 

 

 

操作系统安全

(4学分)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4学分)

 

 

 

 

渗透测试技术

(4学分)

web应用安全与

防护(4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

 

 

 

 

29

 

 

 

20.6

%

 

Linux操作系统实训 (0.5学分)

 

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1学分)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4学分)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0.5学分)

 

 

岗位实习

4学分)

岗位实习

19学分)

专业限选课程

方向1

12

8.5%

 

 

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4学分)

python安全编程(4学分)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4学分)

 

方方向2

12

 

 

虚拟化与云计算平台架构 (4学分)

数据存储与容灾

4学分)

云安全技术

4学分)

 

专业任选课

2

1.4%

 

 

 

 

大数据导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

(2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

36

25.5%

军事理论

2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学分)

高等数学

3学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学分)

 

 

 

 

形势与政策

0.2学分)

形势与政策

0.2学分)

形势与政策

0.2学分)

形势与政策

0.2学分)

形势与政策

0.2学分)

 

大学英语1

3学分)

大学英语2

3学分)

 

 

 

 

大学体育

1学分)

大学体育2

1学分)

大学体育3

1学分)

大学体育4

1学分)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3学分)

创新创业教育

2学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2学分)

劳动教育

(1学分)

 

 

 

 

安全教育

(1学分)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学分)

 

 

 

 

思想道德

与法制

3学分)

 

 

 

 

 

公共选修课程

12

8.5%

 

通识选修课一门

2学分)

通识选修课两门

4学分)

通识选修课三门

6学分)

 

 

 

 

 

 


课程支撑毕业要求表

课程名称

工程知识

问题分析与研究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现代工具的使用

工程与社会

职业规范

合作与沟通

项目管

终身学

程序设计基础

H

 

L

 

 

M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H

 

M

 

 

L

 

 

 

数据库技术

H

 

H

H

 

M

 

L

 

网络安全协议与分析

L

H

M

H

 

L

 

 

L

数据库安全技术

L

H

M

H

L

L

 

 

 

计算机网络基础

H

 

M

L

L

L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L

M

H

L

M

M

L

L

L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

L

 

M

H

 

L

 

 

L

操作系统安全

 

H

H

 

L

L

L

 

 

渗透测试技术

L

L

M

M

 

M

 

 

L

Web应用安全与防护

 

M

H

 

 

M

 

 

L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

H

H

H

 

L

M

M

 

M

Linux操作系统实训

 

 

M

H

 

 

L

 

L

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H

H

 

L

M

L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M

H

 

L

L

M

L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H

M

L

M

L

H

M

L

岗位实习

 

L

L

L

 

H

H

M

M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各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

 

合计

理论(实践)教学

12

15

16

15

8

 

66

实践环节

军训(含入学教育)

3

 

 

 

 

 

3

课程实训(劳动周)

 

1

 

1

 

 

2

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

 

 

 

 

4

 

4

岗位实习

 

 

 

 

4

12+7(假)

23

毕业教育

 

 

 

 

 

2

2

机动

1

1

1

1

1

1

6

考试

2

2

2

2

2

 

10

教学周合计

18

19

19

19

19

15

109

假期(含社会实践)

7

7

7

7

7(实习7周)

 

35

总周数

25

26

26

26

26

15

144

备注

第二、三、四学期设置2周劳动周,第五学期设置1个劳动月,主要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培育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二)课程综合实践安排表

序号

实践课程名称

学分/周数

学时数

开设

学期

主要内容、

要求

实训场地

要求

考核

方式

1

Linux操作系统实训

0.5

15

2

主要学习Linux系统的操作及网络配置、管理员密码的破解,能够对常用的服务进行管理与配置、并能完成完整的配置报告的书写。

机房

考查

2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0.5

15

2

主要学习网络的基本组成以及基本架构、IP子网的划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和应用场合。

机房

考查

3

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1

30

4

主要学习软件应用安全现状及常见攻击方式、安全测试的原则、方式及原理、黑客攻击的基本过程及渗透测试的基本过程、安全测试工具的使用

机房

考查

4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4

 

120

 

5

能够完成信息安全相关项目的实训。

 

机房

 

考查

5

 

岗位实习

 

23

 

690

 

56

能够完成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所需的岗位实践

 

企业

 

考查

 

(三)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模块

开课部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建议学分(学期)分配

理论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公共

基础

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思想

政治

教育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B

考试

3

48

42

6

3

 

 

 

 

 

2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考试

2

32

28

4

 

2

 

 

 

 

3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2100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

考试

3

48

42

6

 

 

3

 

 

 

4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110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考试

1

16

16

 

 

1

 

 

 

 

5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111005

064111006

064111007

064111008

064111009

形势与政策

A

考试

1

40

40

 

 

体育

健康

教育

6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1

大学体育(1)

B

考试

1

30

6

24

1

 

 

 

 

 

7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2

大学体育(2)

B

考试

1

30

6

24

 

1

 

 

 

 

8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3

大学体育(3)

B

考试

1

30

4

26

 

 

1

 

 

 

9

体育教学部

084121004

大学体育(4)

B

考试

1

30

4

26

 

 

 

1

 

 

10

学工处

09412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

B

考试

2

32

24

8

2

 

 

 

 

 

创业

就业

教育

11

招就处

10412100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B

考试

2

32

16

16

 

2

 

 

 

 

12

招就处

104121002

创新创业教育

B

考试

2

32

16

16

 

 

2

 

 

 

基础

文化

教育

13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1

大学英语(1)

A

考试

3

48

48

 

3

 

 

 

 

 

14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2

大学英语(2)

A

考试

3

48

48

 

 

3

 

 

 

 

15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111003

高等数学

A

考试

3

48

48

 

 

 

 

3

 

 

军事

劳动

教育

 

16

学工处

094111001

军事理论

A

考试

2

36

36

 

2

 

 

 

 

 

17

学工处

094132001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C

考查

3

168

 

168

3

 

 

 

 

 

18

保卫处

124122001

安全教育(含国家安全、实验室安全)

B

考查

1

24

18

6

 

19

团委

114112001

劳动教育(理论)

A

考查

0.5

8

8

 

 

 

 

20

团委

114132001

劳动教育(实践)

C

考查

0.5

16

 

16

 

 

公共必修课程小计

 

 

36

796

450

346

14

9

6

4

 

 

公共选修课程

限选

课程

1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064212001

中国共产党历史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212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考查

2

32

32

 

 

 

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074212002

大学语文

A

考查

2

32

32

 

 

 

2

2

 

 

限选

课程

3

3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1

艺术鉴赏

A

考查

2

32

32

 

 

 

2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2

设计美学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4

4

各二级学院

024222001

信息技术基础

B

考查

2

32

16

16

 

 

 

2

 

 

各二级学院

024222002

专业技术创新教育

B

考查

2

32

16

16

 

 

 

2

 

 

公共任选课程

5

各开课部门

 

人文素养方面课程

A

考查

2

32

32

 

 

 

 

6

各开课部门

 

科学素养方面课程

A

考查

2

32

32

 

 

 

 

 

公共选修课程小计

 

 

12

192

176

16

 

 

2

6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48

988

626

362

14

9

8

10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05 

计算机网络基础

B

考试

3

48

24

24

3

 

 

 

 

 

2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06

程序设计基础

B

考试

4.5

72

36

36

4.5

 

 

 

 

 

3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07

数据库技术

B

考试

3

48

24

24

 

3

 

 

 

 

4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08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B

考试

4.5

72

36

36

 

4.5

 

 

 

 

专业基础课程小计

 

 

15

240

120

120

7.5

7.5

 

 

 

 

专业核心课程

 1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27

交换路由组网技术

B

考试

7

112

48

64

 

7

 

 

 

 

 2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28

数据库安全技术

B

考试

4

64

32

32

 

 

4

 

 

 

 3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29

操作系统安全

B

考试

4

64

32

32

 

 

4

 

 

 

 4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30

网络安全协议与分析

B

考试

4

64

32

32

 

 

4

 

 

 

 5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31

渗透测试技术

B

考试

4

64

32

32

 

 

4

 

 

 

  6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32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

B

考试

4

64

32

32

 

 

 

4

 

 

 7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33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B

考试

4

64

32

32

 

 

 

4

 

 

 8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21034

Web应用安全与防护

B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核心课程小计

 

 

35

560

272

288

 

7

16

12

 

 

专业实践课程

 1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32007 

Linux操作系统实训

C

考查

0.5

15

0

15

 

0.5

 

 

 

 

 2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32008

网络组建与互联项目实训

C

考查

0.5

15

0

15

 

0.5

 

 

 

 

 3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32009

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C

考查

1

30

0

30

 

 

 

1

 

 

 4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32005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C

考查

4

120

0

120

 

 

 

 

4

 

 5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332001

岗位实习

C

考查

23

690

0

690

 

 

 

 

4

19

专业实践课程小计

 

 

29

870

0

870

 

1

 

1

8

19

专业必修课程小计

 

 

79

1670

392

1278

7.5 

15.5 

16 

13 

8 

19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方向1组课程

1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421015

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

B

考试

4

64

32

32

 

 

4

 

 

 

2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421016

Python安全编程

B

考试

4

64

32

32

 

 

 

4

 

 

3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42101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B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方向2组课程

4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421018

虚拟化与云计算平台架构

B

考试

4

64

32

32

 

 

4

 

 

 

5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421019

数据存储与容灾

B

考试

4

64

32

32

 

 

 

4

 

 

6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421020

云安全技术

B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任选课程

1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522001

大数据导论

B

考试

2

32

16

16

 

 

 

 

2

 

2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 

024522006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

B

考试

2

32

16

16

 

 

 

 

2

 

专业选修课程小计

 

 

14

224

112

112

 

 

4

4

6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

--

--

93

1894

504

1390

7.5 

15.5

20 

17

14 

19 

总计

--

--

141

2882

1130

1752

21.5 

24.5 

28 

27 

14 

19 

平均周学时

--

--

--

--

--

--

23

26

24

27

13

 

 

公共基础课程988学时(占总学时33.9%);选修课416学时(占总学时14.4%);实践课1752学时(占总学时60%)

备注:

1.《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

    2.《形势与政策》第1-5学期每学期8学时。

    3.《大学体育》含体质测试。

    4.《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学时8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一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5.《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学时16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二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一学期开课。

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

7.《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需求自行确定开设。

8.《安全教育》由保卫处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保卫处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不少于1学分(16学时),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2学时。

9.《劳动教育》由团委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理论部分8学时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团委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实践部分16学时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专题教育,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

10.公共选修课程分公共限选课程和公共任选课程,公共限选课程要求修读4个课程组8学分,公共任选课程要求修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4学分。

1组:“四史”教育,第四学期开课。

2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四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3组:艺术鉴赏/设计美学等美育课程,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四学期开课。

4组:信息技术基础/专业技术创新教育,由二级学院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课。

公共任选课: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由开课部门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第二、三、四学期开课。

11.《岗位实习》一般实习6个月,第5学期安排4周,计23学分,共690学时。    

 

(四)学时分配表

学期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必修课

选修课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第一学期

14

362

12.7

7.5

120

4.2

214

7.4

268

9.3

482

16.7

0

0

第二学期

9

158

5.5

15.5

262

9.1

222

7.7

198

6.9

420

14.6

0

0

第三学期

8

142

4.9

20

320

11.1

256

8.9

206

7.1

366

12.7

96

3.3

第四学期

10

174

6.0

17

286

9.9

260

9.0

200

6.9

300

10.4

160

5.6

第五学期

0

0

0

14

336

11.7

48

1.7

288

10.0

240

8.3

96

3.3

第六学期

0

0

0

19

570

19.8

0

0

570

19.8

570

19.8

0

0

分学期

7

152

5.3

0

0

0

130

4.5

22

0.8

88

3.1

64

2.2

合计

48

988

34.3%

93

1894

65.7%

1130

39.2%

1752

60.8%

2466

85.6%

416

14.4%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应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符合专业目标定位要求,适应学科、专业长远发展需要和教学需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专业带头人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要求能够站在信息安全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骨干教师要求能够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的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1.队伍结构 

生师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20: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要占专职教师比例的80%以上;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信息安全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信息安全相关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 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教师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了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建设是高职学生能力培养最重要的环节,而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室应能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模拟的企业氛围,从而使学生直观、全方位地了解各种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原理、标准的认识。通过实践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战能力,学生能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素质,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在就业竞争中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能够扩大学生在毕业时的择业范围。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与360公司、深信服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有限公司、西普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逐步建设与完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具备如表5所示的实训室,满足基本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实际应用,还可建设和完善每个实训室都应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应教学项目课程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并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加强基地软环境建设,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指南,引进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更加接近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能更好地开展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情境单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及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从初学到熟练职业能力,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各实训室建设情况

实训室   

实训室名称

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主要设备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实训室

网络互联及信息安全产品实训室

网络组建与互连项目实训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相关实验

二层、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各类连线,IDS/IPS,防火墙,VPN,UTP,PC机等

 

网络空间安全靶场综合实训室

 

渗透测试技术相关实验

Web应用安全与防护相关实验

信息安全工程项目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

 

各类常用攻击和防护软件、网络安全攻防平台、PC机等;各类病毒样本、病毒专杀具、常用杀毒软件、网络安全病毒仿真系统,PC机等

信息安全云教室实训室

 

操作系统安全相关实验

Linux操作系统相关实验

数据库安全技术相关实验

Web应用安全与防护相关实验

防火墙技术相关实验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相关实验

 

信息安全云实验系统通过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WEB安全、主机安全、安全攻防分析、数据安全、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KALI渗透、网络协议分析、恶意代码分析、密码学、WEB编程、综合运维、安全评估等方向,展开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包含初级、中级、高级三种难度系统,每个课件均包含、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实验视频、课后作业等详细内容,能够充分满足高校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需求。

 

1+X”网络安全评估职业技能实训室

能够完成web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恶意软件分析、渗透测试、代码审计等相关实验

能够完成网络安全评估考核模拟平台实验

能够完成网络安全评估认证考核

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创新实训平台包括3台服务器,平台支撑模块包括:云资源建设模块、学习实训模块、综合管理模块、实验实训模块、态势管理模块、练习测评模块等,网络安全评估与审计课程资源包9套。

网络安全评估考核模拟平台包括2台服务器,平台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仿真实训模块、题库管理模块、用户考试模块、考试管理系统、考核题库。

网络安全评估认证考核平台1台服务器,平台模块包括:考生验证模块、在线考核模块、考场监控模块。

基础课程实训室

计算机应用实训室

Office 应用软件相关实验

语言编程相关实验

PC机、Office软件、常用程序开发环境、数据库软件等

 

3.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通过政府、大(中)型企业集团、行业协会等平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开展合作。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区域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深层次、紧密型合作,建立与自己的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本专业所有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半年以上岗位实习的需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由企业提供场地、办公设备、项目和技术指导人员,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组织和带领学生完成真实项目设计、施工、调试与维护,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项目实战,形成校企共建、共管的格局。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如下: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半年以上岗位实习的需要,从而实现学生在基地的岗位后就业;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校外实训基地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基于职业标准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在实训期间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使其能真正领悟到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岗位实习环节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是学生步入职业的开始,制定适合本地实际与岗位实习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在专、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主要实习任务。学生通过在企业真实环境中的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具备职业素质综合能力,达到准职业人的标准,从而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三) 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有关基本要求

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按照国家规定选用最新出版的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择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教科研工作、专业建设等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我校每年征求老师和学生的建议进购图书,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等。

3.数字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我校网络安全空间实训基地配备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实训案例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对于本专业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和课程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常用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 谈话教学法。该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进行教学的方法,适合个体化教学辅导。该法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应当让学生详细了解这一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这是自我管理学习的重要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谈话教学法常在一学习单元中的特定教学阶段采用,用于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和交流学习工作经验等。

2. 六阶段教学法。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六阶段教学方法的教学阶段划分如下:

1)激励。教师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明目标和学习任务。  

2)遭遇困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了解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发现学生错误。

3)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找出或由教师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试验。可通过“思维想像”实现,但最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

 5)记忆与掌握。所学内容应被长期保留。

 6)运用。学生把所学知识、技能或行动方式运用到日常的职业行动中。

    3. 项目教学法。该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项目为学习任务的载体。项目可以是指以生产具体产品的工作任务,也可代表整体特性并可见成果的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如商品展示、产品广告、应用小软件等。

 4. 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5.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6.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7. 讨论法教学,就是一种“提出问题—引导探索—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首先提出讨论的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对于该题目的激烈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性地总结。在整个过程中达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这无疑一方面向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在运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正确引导好学生的讨论。整个实施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准备工作—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8.  扩展小组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此方法主要分为以下阶段:①“独立工作”,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布置的任务或问题,将答案记录下来;②“两人合作”,比较两人的答案,并找出共同找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③“四人一组”,小组成员比较答案,选出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④“八人一组”,在大组中比较答案,并选出共同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最后将大组的讨论结果展示在展板上。

(五)学习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素养,多重评价。采用“结果与过程结合、技能与素养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过程和基本职业素养。

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技能考核、期中考核、期末综合考核四部分组成,平时考核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问答问题情况,技能考核则综合课内实验课表现及提交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价;期中和期末考核根据课程不同,可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作业、作品、试卷等。

评价方式: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老师的评价,课程任课教师评价,学生小组评价;课程考核也可以采取考查方式,即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以及能力的考核相结合,可采取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对学生技能进行考核。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学校和二级院系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二级院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教学管理工作是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学院、分院两级负责,学院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力量,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

1)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协调系统,专业教研室配合教务处、各分院(系)对日常课堂教学及教学建设工作进行管理和监控,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学院、分院两级督学系统,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的老教师、退休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校院两级督学小组,实现督教、督学、督管

3)分院同行教师评价系统,由分院进行主讲教师的聘任,教师试讲和教学效果评价工作。

4)学生信息员系统,聘任学生担任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监督信息员,及时掌握专业的教学信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分院、学院进行反馈。

5)教师学生双向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系统。

6)网络教务反馈系统,通过网络获取教学信息。为了达到全面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进行课堂教学检查时,各类检查人员应填写相应的评估表和反馈表,及时对评估表和反馈表进行统计处理,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所在的教研室,并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教师。每学期以分院为单位,综合各种渠道的检查结果和反馈结果,采取先定量后定性的办法,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经分院审核后,将结果存入教师教学工作档案,作为教师晋职、评优的重要依据。每学期,学院教务处对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简报、总结等形式,对存在的个性问题采取座谈会、个别交流、文字材料等形式,以随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

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九、毕业条件

(一)学分要求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所有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1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课程48学分,专业(技能)课程93学分选修课程26

(二)通用能力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3部门《关于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校学生全员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培训测试,毕业时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三)素质要求

1.在校学习期间(含校外岗位实习期间)无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50分及以上(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十、附录

(一)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期

周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

¤

¤

¢

¤

Z

Z

Z

Z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Y

Y

 

 

 

备注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课堂教学   

¢: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实训、课设)/劳动周

考试       ◇:完成专业综合实训答辩与岗位实习动员      ¤:机动(节假日)

S:岗位实习。第五学期4+寒假7+第六学期12周(节假日不计学时)

Z: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可安排专业综合实训4

Y:毕业教育

(二)教学进程、课程等调整审批表

1.教学进程调整审批表

开课部门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原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后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原因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周数

起止周

周数

 

 

 

 

 

 

 

 

 

 

 

 

 

 

 

 

系(教研室)负责人意见:

开课部门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意见:

备注:

1.此表适用于学期中调整课程教学进程。

2.此表一式两份,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二级学院存档。审批通过后由二级学院负责通知受影响的课程师生。

2.课程调整审批表

二级学院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调整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学分

学时

考核形式

 

 

原安排

 

 

 

 

 

 

 

拟调整

 

 

 

 

 

调整原因:

 

 

二级学院教务科负责人意见:

 

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教学运行科意见:

教务处负责人意见:

 

分管教学副校长意见:

 

上一条:​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