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isclosure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10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学院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编制人员     丁艳会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2022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代码:510204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电子信息大类(51)

计算机类(5102)

数字内容服务(657)影视节目制作(873)

视觉传达设计人员(2-09-06-01)

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2-10-02-04);

剪辑师(2-09-03-06)

 

数字视觉设计

数字影视制作

 

界面设计

数字影像处理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

ACAA视频剪辑师

ACAA栏目包装设计师

ACAA视频特效工程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网络媒体、影视广告、动画、数字创意、数字展示等行业的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影视制作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平面设计与制作、UI界面设计与制作、三维模型制作、视频剪辑、后期特效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具备基本的安全、法律法规意识和知识;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6)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2.知识

1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创业就业、心理健康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素描与速写、设计构成、摄影与摄像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图形图像处理、三维建模、三维动画制作、音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特效等专业知识。

3.能力

(1)具备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

(2)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3)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4)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6)具备数字媒体设计素材的采集、整理、加工、设计和策划能力;

(7)具备数字视觉设计、UI界面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8)具备三维建模、渲染、动画表现的设计开发能力;

(9)具备音视频采集、后期制作、特效合成短片创意制作能力;

(10)具备融合各种媒体技术加工信息内容并传播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实践。

(一)教学内容

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分为四大模块,即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要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48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2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自觉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征程中用当时代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等。

48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学生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本课程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和完善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靓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等专题内容

 

16

5

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教学内容

严格按照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学期选择四个专题开展教学,同时将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融入教学之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

40

6

中国共产党历史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中共党史的发展脉络、取得的伟大功绩和成功经验等基本知识。在党史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能够厘清一些认识误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化展开。从时间角度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1919.51949.1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部分(1949.101978.12)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第三部分(1978.122012.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第四部分(2012.11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大学体育1

大学体育1主要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和示范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了解并熟悉其项目的运动方法和基本运动技术。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30

8

大学体育2

大学体育2以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能战术水平、塑造学生的身心素质为主,以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专项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熟悉并基本掌握其项目的运动技术和基本技、战术等理论方法。

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30

9

大学体育3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基本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10

大学体育4

是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通过单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了解该项目技、战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健身健美等体育课程内容。

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0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

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必需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32

1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知识,以及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求职就业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32

13

创新创业教育

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内容涵盖创新思维、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计划书、创业公司组建等

32

14

大学英语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看懂简单的英文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e-mail等,格式规范。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300-500词的一般难度文章,掌握较为简单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写出50-80词的应用文,翻译一般难度句子。

 

48

15

大学英语2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掌握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英语对话、词汇及语法;能阅读一般难度、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材料;能根据话题或提纲写出150200字应用文,如:书信等。

大学英语四大模块:听说训练、单词学习、阅读训练、语法与写作训练。要求掌握词汇不少于1250,阅读400-700词的中等难度文章,掌握中等难度的句法、语法规则,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日常交流,写出80-150词的应用文,翻译中等难度句子。

48

16

大学语文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系统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语文本的阅读了解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大学语文》(蒋雪艳)教材为载体,以“讲课”为主要形式,开展体裁单元教学活动。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经典作品鉴赏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拓宽文化视野,培育人文情怀,提高道德修养。

32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五讲

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实现文化创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为载体,以专题授课为主要形式,进行日常授课。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养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2

18

军事理论

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中国国防建设、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国际风云变幻及对我国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的形势,国家对外关系的方针和政策。学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并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

36

19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军事素

质。使学生基本掌握军事技能的动作要领,磨练意志,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教育;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分队的队列动作、战术基础动作;射击与战术训练、 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军体拳、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168

20

安全教育(含国家安全、实验室安全)

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参加演练,提升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生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应变能力,做到珍爱生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良好素养的、有责任感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面临的国家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违法犯罪以及公共突发事件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安全问题的主要种类、事故原因、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共性特点以及典型案例解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判断安全环境;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政治觉悟,维护高校稳定;学习法律法规,预防违法犯罪。

24

21

劳动教育

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劳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专业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具有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的意识与素养。

24

 

2.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大学语文、美育课程、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课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设计素描与速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造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各种空间形态的表现规律。

3)掌握单个和组合几何形体结构素描。

4)掌握速写造型方法和技巧。

64

2

设计构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意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了解点、线、面的概念。

2)掌握点、线、面组合的表现形式。

3)掌握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特点。

4)掌握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48

3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媒体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掌握数字媒体的定义、传播模式及其特性。

2)掌握声音、图像、视频的文件格式及获取方法。

3)掌握网络多媒体、流媒体的概念。

4)掌握数字媒体产品的特性和属性。

5)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32

4

摄影与摄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器材的使用、摄影摄像的基本理论、摄影摄像的方法和技巧,能较好的完成图片及视频的拍摄,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掌握摄影摄像设备的操作规范。

2)掌握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方法,掌握静态构图和动态画面的拍摄技巧。

3)掌握不同视频类型的拍摄方法和技巧。

4)掌握摄像艺术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

64

2. 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图像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S软件的使用方法的技巧,掌握PS软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特点和基本操作技能。

2)能熟练进行图像绘制和修改。

3)掌握对图像修饰、调色及合成的技能。

64

2

图形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lustrator软件软件在不同设计领域的用法。能够使用llustrator软件进行与专业相关设计、制作与表现及后期的输出。

1)掌握Illustrator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Illustrator软件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3)能熟练使用基本图形工具绘图。

64

3

三维动画设计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4D软件的建模原理和方法,掌握该软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掌握标准几何体的建模方法。

2)掌握曲面建模的方法。

3)掌握多边形建模的方法。

4)掌握材质、灯光和渲染。

96

4

三维动画设计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4D软件的动画制作方法,掌握该软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掌握关键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2)掌握变形器动画的制作方法。

3)掌握运动图形动画的制作方法。

4)掌握动力学动画的制作方法。

96

5

影视特效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E软件制作特效与合成的方法,掌握其在视频制作领域的应用。

1)了解音视频后期特效合成的概念、工作原理。

2)能够进行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视频的特效制作、合成。

3)掌握特效制作软件中运动跟踪等实用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64

6

音视频采集与编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R及其它剪辑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运用软件完成高质量的视频剪辑。

1)掌握剪辑软件的操作原理与方法。

2)掌握音视频素材的组接与剪辑的基本方法。

3)掌握影视画面编辑元素,如字幕、图形、运动、特效等制作技能。

4)理解影视剪辑的艺术手段。

64

7

新媒体策划与创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媒体环境的项目策划与创意技术,实现解决完整项目的策划与创意能力。

1)理解创意的原理。

2)理解创意与策划的过程及方法。

3)掌握视觉设计的策划与创意技能。

4)掌握新媒体、流媒体、自媒体的策划与创意技能。

64

3. 专业选修课程

序号

方向

课程名称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视频

制作

视听语言与编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

1)了解视听语言基本概念和语言规律。

2)掌握景别的划分。

3)理解镜头的角度与景深。

4)掌握剪辑与蒙太奇。

5)掌握声画关系。

6)掌握影视编导的稿本创作。

64

影视特效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E软件中不同插件的使用方法及在视频制作领域的应用。

1)掌握粒子、光效等插件在AE软件中的应用。

2)能通过这些插件制作不同的视频特效。

64

影视广告与包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广告和影视包装的制作流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影广告和包装的策划、设计与制作。

1)了解影视广告与包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广告与包装的艺术理念与设计思路

3)掌握影视广告与包装制作一般流程以及处理技巧。

4)综合运用后期特效与动画软件,进行影视广告与包装的后期制作。

64

影视短片创意与制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影视短片的制作流程、创意方法和后期制作

1)掌握影视短片的制作流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短片稿本的编写、拍摄、剪辑、特效制作和后期合成。

64

数字调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达芬奇软件的调色方法和技巧。

1)掌握视频的一级调色、二级调色、LUT调色、管理调色的方法和技巧。

2)能根据视频的风格进行调色。

64

2

视觉

设计

图形创意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图形设计的创意理论,掌握正确的图形设计的创意方法和表现方法,为视觉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

2)掌握图形的创意和联想。

3)掌握创意思维的基本模式。

4)掌握图形造型设计方法。

5)掌握图形设计在视觉设计领域的实际应用。

64

字体与版式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字体和版式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图形语言的能力。

1)掌握字体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2)掌握字体形态的创意方法。

3)掌握文字与图形版面构成。

4)掌握字体与版型式设计的流程。

32

CI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I调研策划、创意设计和系统设计基本原理、工作流程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CI策划与设计的综合能力。

1)了解CI设计的组成部分和设计原则。

2)了解品牌策划的定义。

3)掌握标志的具体设计制作方法。

4)掌握字体、标准色和辅助图形的设计。

5)掌握CI手册应用系统的设计。

64

UI界面设计与制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UI设计流程和基础知识,能根据产品用户和功能进行Web和APP的界面设计和制作

1)了解 UI界面设计的基本理念。

2)掌握web界面设计设计方法和规范。

3)掌握APP界面设计设计方法和规范。

64

平面设计与制作综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高质量完成海报设计、电商设计、包装设计等

1)掌握平面广告、电商海报、包装设计等视觉类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上述内容的设计与制作。

64

4. 专业实践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及代码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时

1

专业综合实训

能够按要求完成教师或企业规定的毕业设计题目,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视觉设计类毕业设计和视频制作类毕业设计。

 

120

2

岗位实习

能够进入专业对口企业完成岗位实习,为就业打下基础。

根据岗位要求,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岗位工作中。

690

 

(三)课程地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

(一)各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

 

合计

理论(实践)教学

12

15

15

16

8

 

66

实践环节

军训(含入学教育)

3

 

 

 

 

 

3

课程实训(劳动周)

 

 

 

 

 

 

 

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

 

 

 

 

4

 

4

岗位实习

 

 

 

 

4

12+7(假)

23

毕业教育

 

 

 

 

 

2

2

机动

1

1

1

1

1

1

6

考试

2

2

2

2

2

 

10

教学周合计

18

19

19

19

19

15

109

假期(含社会实践)

7

7

7

7

7(实习7周)

 

35

总周数

25

26

26

26

26

15

144

备注

第二、三、四学期设置2周劳动周,第五学期设置1个劳动月,主要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培育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二)课程综合实践安排表

序号

实践课程名称

学分/周数

学时数

开设学期

主要内容、要求

实训场地

要求

考核方式

1

专业综合实训

4/4

120

同专业实践课程

实训室

提交作品

2

岗位实习

23/23

690

五、六

同专业实践课程。

岗位实习企业提供实训场地

企业评价与校内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模块

序号

开课部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考核方式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建议学分(学期)分配

理论

实验/

1

2

3

4

5

6

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6412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B

考试

3

48

40

8

3

 

 

 

 

 

2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6412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考试

2

32

28

4

 

2

 

 

 

 

3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6412100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

考试

3

48

44

4

 

 

3

 

 

 

4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641110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考试

1

16

16

 

 

1

 

 

 

 

5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64111005

形势与政策

A

考试

1

40

40

 

 

64111006

64111007

64111008

64111009

体育健康教育

6

体育教学部

84121001

大学体育(1)

B

考试

1

30

6

24

1

 

 

 

 

 

7

体育教学部

84121002

大学体育(2)

B

考试

1

30

6

24

 

1

 

 

 

 

8

体育教学部

84121003

大学体育(3)

B

考试

1

30

4

26

 

 

1

 

 

 

9

体育教学部

84121004

大学体育(4)

B

考试

1

30

4

26

 

 

 

1

 

 

10

学工处

9412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

B

考试

2

32

24

8

 

2

 

 

 

 

创业
就业
教育
基础
文化
教育

11

招就处

10412100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B

考试

2

32

16

16

2

 

 

 

 

 

12

招就处

104121002

创新创业教育

B

考试

2

32

16

16

 

2

 

 

 

 

13

通识教育教学部

74111001

大学英语(1)

A

考试

3

48

48

 

3

 

 

 

 

 

14

通识教育教学部

74111002

大学英语(2)

A

考试

3

48

48

 

 

3

 

 

 

 

军事
劳动
教育

15

学工处

94111001

军事理论

A

考试

2

36

36

 

2

 

 

 

 

 

16

学工处

94132001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C

考查

3

168

 

168

3

 

 

 

 

 

17

保卫处

124122001

安全教育(含国家安全、实验室安全)

B

考查

1

24

18

6

 

18

团委

114112001

劳动教育(理论)

A

考查

0.5

8

8

 

 

 

19

团委

114132001

劳动教育(实践)

C

考查

0.5

16

0

16

 

 

公共必修课程小计

 

 

33

748

402

346

14

11

4

1

 

 

公共选修课程

限选
课程
1

1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64212001

中国共产党历史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74212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考查

2

32

32

 

 

 

2

 

 

 

通识教育教学部

74212002

大学语文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3

3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1

艺术鉴赏

A

考查

2

32

32

 

 

 

 

2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044212002

设计美学

A

考查

2

32

32

 

 

 

 

2

 

 

限选
课程
4

4

各二级学院

044222001

信息技术基础

B

考查

2

32

16

16

 

 

2

 

 

 

各二级学院

044222002

专业技术创新教育

B

考查

2

32

16

16

 

 

2

 

 

 

公共任选课程

5

各开课部门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

A

考查

4

64

64

 

 

 

2

2

 

 

6

公共选修课程小计

 

 

12

192

176

16

 

 

6

6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45

940

578

362

14

11

10

7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

数媒学院

044321065

设计素描与速写

B

考试

4

64

24

40

4

 

 

 

 

 

2

数媒学院

044321066

设计构成

B

考试

3

48

24

24

 

3

 

 

 

 

3

数媒学院

044321067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

A

考试

2

32

32

 

2

 

 

 

 

 

4

数媒学院

044321068

摄影与摄像

B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基础课程小计

 

 

13

208

112

96

6

7

0

 

 

 

专业核心课程

1

数媒学院

044321069

图像处理

B

考试

4

64

32

32

4

 

 

 

 

 

2

数媒学院

044321070

图形处理

B

考试

4

64

32

32

 

4

 

 

 

 

3

数媒学院

044321071

三维动画设计基础

B

考试

6

96

32

64

 

 

6

 

 

 

4

数媒学院

044321072

三维动画设计提高

B

考试

6

96

32

64

 

 

 

6

 

 

5

数媒学院

044321073

音视频采集与编辑

B

考试

4

64

32

32

 

4

 

 

 

 

6

数媒学院

044321074

影视特效基础

B

考试

4

64

32

32

 

 

4

 

 

 

7

数媒学院

044321075

新媒体策划与创意

B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小计

 

 

32

512

224

288

4

8

14

6

 

 

专业实践课程

1

数媒学院

044331093

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C

考试

4

120

 

120

 

 

 

 

4

 

2

数媒学院

044331092

岗位实习

C

考试

23

690

 

690

 

 

 

 

4

19

专业实践课程小计

 

 

27

810

 

810

 

 

 

 

8

19

专业必修课程合计

 

 

72

1530

336

1194

10

15

14

6

8

19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方向1组课程

1

数媒学院

044421143

视听语言与编导

B

考试

4

64

32

32

 

 

4

 

 

 

2

数媒学院

044421144

数字调色

B

考试

4

64

32

32

 

 

 

4

 

 

3

数媒学院

044421145

影视特效提高

B

考试

6

96

32

64

 

 

 

6

 

 

4

数媒学院

044421146

影视广告与包装

B

考试

4

64

32

32

 

 

 

 

4

 

5

数媒学院

044421147

影视短片创意与制作

B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方向2组课程

1

数媒学院

044421148

图形创意设计

B

考试

4

64

32

32

 

 

4

 

 

 

2

数媒学院

044421149

字体版式设计

B

考试

4

64

32

32

 

 

 

4

 

 

3

数媒学院

044421150

CI设计

B

考试

4

64

32

32

 

 

 

 

4

 

4

数媒学院

044421151

UI界面设计与制作

B

考试

6

96

32

64

 

 

 

6

 

 

5

数媒学院

044421152

平面设计与制作综合

B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任选课程

1

数媒学院

044521153

C语言程序设计

B

考试

2

32

16

16

 

 

 

 

2

 

2

数媒学院

044521154

数字绘画

B

考试

2

32

16

16

 

 

 

 

2

 

专业选修课程小计

 

 

24

384

176

208

0

0

4

10

10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

--

--

96

1914

512

1402

10

15

18

16

18

19

总计

--

--

141

2854

1090

1764

24.5

26.7

26.7

25.7

18.5

19

平均周学时

--

--

--

--

--

--

28

27

27

26

21

 

公共基础课程940学时(占总学时33%);选修课576学时(占总学时20%);实践课1764学时(占总学时62%)

备注:

1.《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

2.《形势与政策》第1-5学期每学期8学时。

3.《大学体育》含体质测试。

    4.《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学时8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一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5.《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学时16学时,不进课表。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二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一学期开课。

6.《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时共16学时,不进课表。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

7.《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概率统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需求自行确定开设。

8.《安全教育》由保卫处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保卫处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不少于1学分(16学时),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2学时。

9.《劳动教育》由团委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理论部分8学时在第一至第五学期由团委组织,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实践部分16学时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以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专题教育,第五学期考核与成绩报送。

10.公共选修课程分公共限选课程和公共任选课程,公共限选课程要求修读4个课程组8学分,公共任选课程要求修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4学分。

1组:“四史”教育,第四学期开课。

2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3组:艺术鉴赏/设计美学等美育课程,电自学院、计网学院、软件学院第三学期开课,数媒学院、电商学院第四学期开课。

4组:信息技术基础/专业技术创新教育,由二级学院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不进课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课。

公共任选课: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课程,由开课部门负责课程建设与组织实施。第二、三、四学期开课。

11.《岗位实习》一般实习6个月,第5学期安排4周,计23学分,共690学时。    

 

(四)学时分配表

学期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必修课

选修课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分

学时

学时

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学时

学时占比

第一学期

14

362

13%

10

160

6%

234

8%

288

10%

522

18%

0

0% 

第二学期

11

190

7%

15

240

8%

258

9%

172

6%

430

15%

0

0%

第三学期

8

142

5%

18

288

10%

224

8%

206

7%

302

11%

128

4%

第四学期

5

94

3%

16

256

9%

164

6%

186

7%

126

5%

224

8%

第五学期

0

0

0%

18

400

14%

80

3%

320

11%

240

8%

160

6%

第六学期

0

0

0%

19

570

20%

0

0%

570

20%

570

20%

0

0%

分学期

7

152

5%

0

0

0%

130

4%

22

1%

88

3%

64

2%

合计

45

940

33%

96

1914

67%

1090

38%

1764

62%

2278

80%

576

2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应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符合专业目标定位要求,适应专业长远发展需要和教学需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能够站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能够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应专业发展需求。

1)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迅速,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获取、吸收、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人,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1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

2)专兼比结构合理

长期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目前已有稳定的兼职教师10人,承担的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30%

3)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

A.  知识要求

1)掌握数字媒体设计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

2)熟练应用PhotoshopIllustratorC4DAE等软件;

3)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与与制作的相关专业知识;

4)掌握影视制作流程、影视制作的相关专业知识。

B. 能力要求

1)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

2)熟悉设计流程,具有能运用所学设计软件进行视觉设计、视频制作的能力;

3)具备利用计算机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熟悉数字媒体行业动态,具有较强的专业自学能力。

C. 素质要求

1)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

2)掌握教育学理论,具备在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法实施课程教学;

3)具有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等较高的教学技能。

4)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素养;

5)具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能力,能适应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6)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1、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建设

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校内实训室都应能完成专业教学标准中相应教学项目课程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并具备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实训室可以和学院其他专业共用。                                                                       

1)影视后期制作实训室

实训室配有50台图形工作站,数位板、数码照相机等硬件计备,安装软件有 PR AEC4D等软件,用于音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特效、三维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2)数字媒体交互实训室

实训室配有45台计算机、智慧黑板、数位板等硬件计备,安装软件有 PSAI、达芬奇、C4DAE等软件,可用于图像处理、图形处理、数字调色、影视特效、三维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3)数字视觉设计实训室

实训室配有45台计算机等硬件计备,安装软件有 PSAI等软件,用于图形创意设计、UI界面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综合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4)美术实训室

实训室配有静物台、静物灯、画板、画架、石膏模型等实训设备,满足设计素描、速写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3、校外实训基地

按照专业培养方向,确定专业对口的企业为本专业实训基地,开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相关实训、实习活动,制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在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管理教师等方面确保校外实训质量。专业先后与中影华龙呼和浩特分公司、北京亿和、北京大仓盛合、城市人家呼和浩特分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组织开展毕业设计与岗位实习工作。

(三)教学资源

(对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数字资源配备等提出有关要求。)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按照学校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引导鼓励教师和产业(行业)的人员共同开发专业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馆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程要求的知识,并获得相应的技能。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学习评价

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考核内容包括出勤、课堂纪律、上课态度及作业完成情况、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情况等。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综合任务完成质量考核学生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与运行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九、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所有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41学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45学分,专业(技能)课程96学分,其中选修课程36学分。 

(二)通用能力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3部门《关于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校学生全员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培训测试,毕业时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三)素质要求

1.在校学习期间(含校外岗位实习期间)无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50分及以上(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十、附录

(一)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期

周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

¤

(¢)

¤

(¢)

¤

Z

Z

Z

Z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Y

Y

 

 

 

备注

★:军事技能训练(含入学教育)  ▲:课堂教学   

¢: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实训、课设)/劳动周

考试 ◇:完成专业综合实训答辩与岗位实习动员      ¤:机动(节假日)

S:岗位实习。第五学期4+寒假7+第六学期12周(节假日不计学时)

Z:专业综合实训(劳动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可安排专业综合实训4

Y:毕业教育

(二)教学进程、课程等调整审批表

1.教学进程调整审批表

开课部门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原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后教学进程安排

调整原因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周数

起止周

周数

 

 

 

 

 

 

 

 

 

 

 

 

 

 

 

 

系(教研室)负责人意见:

开课部门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意见:

备注:

1.此表适用于学期中调整课程教学进程。

2.此表一式两份,一份教务处存档,一份二级学院存档。审批通过后由二级学院负责通知受影响的课程师生。

2.课程调整审批表

二级学院

 

学年学期

 

专业名称

班级名称

调整

课程名称

起止周

学分

学时

考核形式

 

 

原安排

 

 

 

 

 

 

 

拟调整

 

 

 

 

 

调整原因:

 

 

二级学院教务科负责人意见:

 

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意见:

 

教务处教学运行科意见:

教务处负责人意见:

 

分管教学副校长意见:

 

 

联系我们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苏尔干街8号     电话:0471-4909999

公安备案号:0456631347874332639689645341    蒙ICP备 080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