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内电信院防指发〔2020〕3号)工作要求,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相融合的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我校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特色线上教学、线下实践。
数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于学期初成立了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线上教学培训,并在各系形成教师一对一指导模式,确保线上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定期开展线上教学学生意见反馈,及时沟通,教师开展线上教学专题业务讨论会,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创新举措。
李婧老师讲授的《设计色彩》课程是基础绘画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之间的一个过渡性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设计人员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最终使其能够完成涉及从构想到实践的转化。作为造型能力的训练而言,其目的主要有:培养如何观察色彩的能力、把握画面及控制色彩的能力、对于自然色彩的模仿能力、对于空间色彩的把控能力和审美能力。设计色彩的应用目的主要有:掌握使用色彩抽象语言的能力、自由有效的表达设计构想的能力、使用色彩语言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1:2,学生实践需要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因受疫情影响,原有授课部分内容及学生实践内容无法满足当前线上实践教学的条件。因此,任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使用职教云平台、腾讯会议、微信等线上教学平台和工具,及时将课程实践内容进行调整。本课程原实践方式是以手绘练习为主,现加入了超轻黏土调色塑型、钻石画色彩空间混合练习、电子软件色彩绘制练习等实践方式进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课程更好的融合与衔接。
本课程在授课安排上进行了4节课连排,每次课程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再进行当堂课程内容的讲授,之后预留课堂练习作业及课下练习作业,由学生自主进行实践,以此保证所学知识能在课上趁热打铁,课下深入巩固,最后在第4节课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赏析。通过对每一位学生作业的点评及指导,让全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与认识,能够让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去粗取精。
为更好地践行“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课堂教学工作,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较为注重意识形态引导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在课程的案例分析、色彩解析、作业布置等方面融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色彩的引用与学习,通过京剧人物服化道、古风纸鸢绘图、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统手工艺绣印染等内容的的引导讲解,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传统文华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力。同时通过引用抖音app中的黏土手工、绘图方法、景色拍摄、动漫剪辑、电影音乐等短视频进行辅助教学,加深了学生对于《设计色彩》课程的理解及认识,以此来引导学生爱国、爱家、爱生活,用作品传递青春正能量。
使用新的实践方式进行授课,对于教师及学生而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实践教学效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李婧老师在课程讲授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开阔眼界,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部分实践内容以录播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增强课程实践的可操作性及实践质量。在作业的布置上,由易到难,循序递进,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赏,适度调整作业难易程度,让学生逐渐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实践效果良好。